圣堂前,七藏立在講經臺上,面向下方民眾講述七星圣經之“天堂與地獄篇”。
二丫隱匿在黑暗中,不見蹤影,侏儒、獵狗、瓦里斯與幾個安達爾族的修士站在七藏大師左右兩邊。
這是傳經小隊來到潘托斯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明天中午他們就會乘坐翼龍前往密爾。
通過幾天講經,七藏也發現一個規律,在長夜降臨的今天,對老百姓講圣母之慈悲、天父之公正、鐵匠之勤勞、戰士之勇敢等等,都沒用。
甚至在維斯特洛最受歡迎的少女之陽光,潘托斯人也反應平淡,也許拉赫洛的火與光的經義他們都聽膩歪了?
主要是七藏沒法為潘托斯人提供光之精靈,不然效果會好很多。
只有事關死后世界的天堂、地獄、死亡國度,最吸引人。
剛開始,七藏大師講經時,只有幾百個聽眾,愿意領取贖罪卷的更只有三百多維斯特洛籍的商人與水手。
到今天,臺下已經匯聚了兩千多號人。
“人死之后,都有一個歸宿,從凡俗世界進入死亡國度,眾神信徒乃至無信者,死后都會進入那個世界。
一個冰冷、荒涼,沒有色彩與活力的影子世界。
無信者的靈魂在死亡世界痛苦哀嚎,就像落入溫水中的冰糖塊,慢慢消融,消失。
有信仰的靈魂會在信仰的牽引下,進入神靈的國度。
比如,七神的神國,陌客的七層地獄,圣母的天堂。”
七藏說到這里,便停頓下來,按照劇本,二徒弟瓦里斯上前一步,站在他身邊,大聲問:“七藏師傅,七神到底幾個神國呢?”
七藏大師聲音溫和洪亮,“陌客與圣母皆為七神,天堂與地獄也皆為七神神國。
普通人認為,七神有七個神靈,這是不對的。
就像人類有少女、婦女、老嫗、老者、青年、壯年、神秘者七個形態,七神只有一位,但祂有七種面貌。
七種形態,七種人生階段,七大人性美德,七大崇高理想。
七神是物質的升華,是精神與意志的集-合。
七神無所不能,七神的存在方式超越凡人的思維極限。”
呃,瓦里斯當然不會連這個問題都不知道,現在這種講經模式就是一問一答,弟子問,師父答,讓下面的善男信女對七神經義有個基本了解。
孔子的經典——《論語》,不就是這樣?
這時就換大弟子提利昂出馬,問道:“七藏師傅,何為地獄,何為天堂,何人會墜地獄,何人可升天堂?”
“天堂乃一切美好的源頭,人類所有合乎理性的期望都能在天堂得到滿足。
地獄乃救贖與懲罰之所,七層地獄對應不同罪行的信徒。
敬神者不一定能進入天堂,踐行七神教義,才是真正的七神信徒。哪怕他們對神沒有口頭上與行為上的敬重,死后也會進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