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諸侯以為,七藏一路殺神如麻,也才勉強夠資格成為國師,卻萬萬擔當不起“萬宗大圣師”的名號。
要做萬宗大圣師,不說功彪萬古,至少在德行和武功上,要壓過兩百諸侯身后的超凡教派。
而兩百諸侯,又以三位叛帝為尊,也即是說,七藏起碼得折服三位叛帝的國師。
夷地三足鼎立,卜氏蔚藍朝進入王朝末期,定都夷都,位于夷地最南端,靠近玉海。
前朝后人建立的柴氏黃朝,首都卡薩科,位于夷地東方的破曉山脈。
夷地與斑馬人混血種,波雄,建立的波氏橙黃朝,首都為北方的商貿鎮。
北方的鳩格斯奈草原,還有夷地數千年的宿敵,斑馬人部落。
一共四個國家,四個大皇帝。
卜氏選七藏為國師后,其余三國除組建“替天行道、匡扶正義”的諸侯聯軍,也各自選了一位國師。
斑馬人的國師號稱馬力大神,一為斑馬人老嫗,即是強大的月詠者,也是一名蒼白圣童祭司。
柴氏皇朝后人選擇夜獅的大祭司為國師,號稱“獅力大神”,精通血巫術,兼職黑暗術士。
商貿鎮混血皇帝波雄,本身就是紅牛阿昆的信徒,故而他的國師來自紅牛神教,人稱“牛力大神”,其職業為云空法師。
之所以叫這樣招人恨的名字,也不是三為祭司在成為萬人敬仰的國師后,得志便猖狂。
事實上,三帝選他們做國師后,別說兩百反叛諸侯心中不滿,同屬同一陣營的其他超凡者也對三位大佬不服氣。
他們甚至更愿意接受七藏成為夷地國師。
因為七藏殺的神靈多,多到讓你不服都不行。
正是為了服眾,三位國師才用自己信仰神靈的特征為稱號,分別命名為“獅力”、“牛力”、“馬力”。
所謂“大神”,并非指三位國師是大神,而是遙敬三位偉大的玉海天神。
紅牛阿昆、夜獅、蒼白圣童,都是夷地主流神靈,猶如厄索斯西大陸的紅神拉赫洛。
對這三位大神,其他教派的超凡者即便有意見,也得憋在心里。
三位國師的命名方式相同,稱呼也雷同,表示三方的地位也相同。如此,國師之間便不會再因名號起齟齬。
四大國師斗法的場地,選在夷都城外,壘土為臺,拾級而上,一共九丈高。
高臺之下,四位國師帶領己方人馬各據一邊。
城墻上下都站滿了圍觀者,皇帝諸侯,百姓軍士,超過十萬人,一起見證這萬年一遇的盛世。
就連丹妮,也通過精神投影親臨斗法現場。
嗯,在夷都北城門,有工匠在城墻上修建木板與茅草的棚子,相當于VIP觀眾席,魁晰獨占一個小包間。
比賽分文斗與武斗,一共六場,比賽科目由三位大神提供,然后七藏選擇其中一項。
比如,牛力大神要與七藏比天氣操控之術,提出降雨、雨夾雪、晴空萬里、冰雹、大霧等氣象比試,然后七藏選擇了難度最高的祈雨。
在氣溫低于零下二十度的現在,人工降雨絕對比其它氣象難度更高。因為正常情況下,雨水壓根落不下來。
在冷空氣的作用下,高空中的水汽會迅速凝固為雪花。
牛力大神宰殺一男一女兩名成年處子后,站在高臺之上跳起大神。
片刻功夫,十萬人齊聲驚呼,天上黑云涌動,竟真的淅淅瀝瀝下起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