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的幾個化身性格略有不同,互相之間調侃打趣的模樣,約翰高興之余,也頗有些精神分裂的古怪錯覺。
好在他心靈修為深厚,意識之中又有一道星辰圣焰時刻燃燒,幫他凈化一應負面情緒和雜質,所以很快就把這點困擾清理出去。
將意識抽回現實世界,約翰邁步來到關押印度人那個審訊室里。
一進門,就見到這個印度人一臉高傲的叫囂著。
只不過對方說的那口蹩腳的英語,是與泰式英語和島國英語并列稱為三大難懂英語之一的印度英語。絕對是英國人聽不懂系列。
雖然因為法術效果約翰聽得懂,但是聽在耳朵里卻覺得十分別扭,就像是中土人在聽剛學漢語的老外說話一樣的感覺。
約翰也不廢話,就這樣看著印度佬在這里表演,不得不說阿三的表演天賦還是很厲害的,就是有些油膩了,不但嘴上連珠炮一樣,還手舞足蹈的配合,如果不是被禁魔手銬和鏈子鎖在了鐵桌子上,說不定都能給他來一場尬舞。
約翰心里不由想起前世看過的寶萊塢電影那種一言不合就動不動尬舞的場面,趕緊搖搖頭把那個畫面甩出腦袋。
大概兩個小時后,這一次約翰又一次帶著滿足的笑容走出審訊室的大門。
雖然作為進修瑜伽和冥想的婆羅門祭司,這個名叫潘迪特的印度佬精神修為還要超過之前的島國陰陽師,無論是心靈力量的純凈性還是量上,都可以與他剛進入黃金領域的時候差不多了,但是這個潘迪特屬于享受富貴的婆羅門祭司,而不是印度那種苦修者、苦行僧,所以意志并不是那種十分堅定之輩,在約翰一步步的誘導和催眠之下,才算順利的讓這小子陷入幻覺之中,將自己所掌握的傳承和一身法器寶物之類的全都交待了出來。
搜刮了兩個異國超凡強者的全副家當,約翰當然心情很不錯。
回到自己住處之后,直接放出四位化身。
“本體你倒是一點都不放過啊,連人家的手鐲耳環都不放過,下一次是不是還要連底褲都搜刮干凈?”
“你怎么不說這些手鐲耳環都是法器呢?”
約翰沒好氣的瞪了一眼二號化身的調侃,一揮手將大堆物品放置在桌上。
“大家一起動手,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來,我先研究一下這源自古天竺的法身修煉之法,然后再給二號融合雷鬼。”
說著就坐下閉目冥想。
根據那個婆羅門祭司潘迪特講述,他們傳承的是共同尊奉濕婆和毗濕奴兩位大神的一大教派。
古天竺有三大主神,即以梵天、毗濕奴、濕婆三神為主神。他們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奴是主管維持世界的守護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和再生之神。
有趣是是印度教認為釋迦牟尼佛是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而佛教則將一些列婆羅門教的神都差不多歸為被佛祖降服的外道神靈體系之中。
婆羅門教的修行經典太多,比如最古老的《梨俱吠陀》,還有《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被稱為四部吠陀本集。
甚至關于這四部古經在中土的漢譯名各個時期也不盡相同,如三國時期的《摩登伽經》譯為贊誦、祭祀、歌詠、禳災;南朝宋的譯為憶力、阿他、耶訓、三摩;梁陳的《金七十論》分別譯四吠陀為娑摩夜集力(第四部名稱原缺);隋《百論疏》譯為荷力、冶受、三摩、阿闥;唐譯為壽、祠、平、術;《金光明經疏》譯為顏力(壽明)、耶樹、娑摩、阿闥(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