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議會之中,一些老成的議員則十分支持這個決定。
因為海加爾帝國一聽就像是土著帝國一樣,在舊大陸絕對會被那些王室與貴族嘲笑的。
這就是德不配位。
這一條件,在議會得到另一個消息之后,被迫答應了下來。
那消息就是那位神圣帝國的馬克西姆王子已經通過帝國駐海加爾辦事處的官員公開發表態度,表示放棄海加爾皇帝的競爭,支持他的競爭對手埃姆斯丹王儲。
于是現在君主的人選就只剩下一個。
這讓議會中原本不同意和別有心思的人一番掙扎都作了廢,人選都只剩一個了,除非他們事到臨頭臨時反悔,不再搞君主立憲,不然就只能答應那位埃姆斯丹王儲的條件。
“第二點要求是,如果請他當這個國王,每年只會在海加爾待最多兩個月,剩下時間還是自由支配。”
在約翰看來,埃姆斯丹才是自己的根基,海加爾那邊注定不是自己的勢力范圍。起碼這幾年不會將注意力放到這邊。
這兩點要求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變相的婉言拒絕了。
不過海加爾議會考慮了一下之后,竟然全體贊同,爽快的答應了!
消息傳出之后,這讓關注著海加爾之王歸屬的人們不由十分意外與懵比。
海加爾那邊是沒有別的人選了還是就那么急著要一個國王過去統治他們嗎?
事實上約翰這個條件與其說是條件,不如說是給海加爾議會這些實力派的承諾,這是約翰在參選之前,海加爾那些代表就和埃姆斯丹王室之間達成的交易,約翰之前就承諾,不會過于干預海加爾的政務。
一直關注這這邊局勢的舊大陸各國當時就有幾家通過魔法傳訊對埃姆斯丹王室發來祝賀。
而其他國家則也很快反應過來。作為與舊大陸聯系緊密的埃姆斯丹王國,海森賽爾家族與各國王室權貴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之所以約翰在當選海加爾國王之后會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便是因為此舉壯大了君主制國家的陣營和利益,維護了君權的地位,所以即使與埃姆斯丹和神圣帝國關系不睦的王國,也不好在這個時候打臉反對。
別看約翰是被選出來的國王,他們這種選國王的方式,跟波拿馬那種民選皇帝還不一樣,而是通過得到海加爾帝國議會認可,以及其背后各地方實力派推舉的方式,因為約翰和馬克西姆兩人本來就是帝國議會推選出來的皇帝人選,只是借助一場演講來決定勝負,跟廣場上那些民眾事實上關系不大。
一切塵埃落定,海加爾帝國議會,不現在已經改為貴族議會了,約翰承諾加冕之后,就會按照實力去冊封議會之中的何方大佬為世襲貴族,當然最高只限于伯爵,伯爵以上那就要等他們為王國立下大功之后才會進行封賞。
即使是伯爵以下的貴族封號,也讓這些原本海加爾的土皇帝為之興奮不已了,要知道伯爵在中世紀的歐羅巴也是可以建立伯國那樣的封建小國的,算是頂層貴族的開端。
而侯爵和公爵一般都是強大的封建貴族,甚至還有那種有資格角逐皇帝寶座的選帝侯。
在使館等候消息的約翰很快得到貴族議會那邊送來的請求,希望他盡快舉行登基加冕儀式。
不過因為海加爾并不是奉光明教會為國教的國家,也就沒有那種神權高于王權的請大主教甚至教皇來為國王加冕的儀式,按照傳統,一般是要由同樣作為王者的皇帝或者國王來為新王加冕,約翰的長輩就是埃姆斯丹國王,正好是最適合的人選。
所以就需要勞動威廉三世陛下親自來一趟海加爾,波菲港那邊,紅龍大君號已經得到了約翰的命令全速返航回國,去迎接他們的陛下到來。
至于約翰,則在圣何塞這座被命名為黃金之城的海加爾首都內外到處視察,準備找一處合適的地方,為他承諾給圣何塞居民和全體海加爾人民建造的那座森林公園,尋找適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