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約翰之所以是選擇成立大公國,而不是王國,便是因為在西方世界,王位繼承是一件十分嚴肅且嚴謹的問題,在唯血脈論的歐羅巴,只有先輩有著國王或者選帝侯等君主稱號的家族,才有資格獲得王位繼承權。
普通貴族除非與王室聯姻,才會有很微小的機會登上王位,不然是根本不合法理的。現成的例子就是弗蘭茨第一帝國的波拿馬大帝,作為曾經征服了大半個歐羅巴的軍事統帥,人們認可他的戰功赫赫,但是一旦他自封皇帝,染指帝王權力,依舊被全部歐羅巴國家所排斥,并且公開斥之為篡政。
別看這一次只是一個大公國,而不是王國,原則上作為帝國皇帝,那位約瑟夫皇帝是可以任意封賜一位大公國的君主之位給其他人的,只要他拿的出一塊實際的封地。但是如果他提拔的是一個普通貴族成為一個大公國的君主,那么估計會得到帝國所有邦國王室和貴族們的抵制。
按照歐羅巴的傳統和制度,大公就是一個大公國的君主,比公爵和親王地位都要高出一級,比國王則只低半級,但是也屬于獨立的國家,除了正式場合見了他國國王要先行禮之外,權力上跟國王也沒有任何區別。
也就是約翰以埃姆斯丹王儲與海加爾國王的身份,才會被推舉為自治以后的弗朗明哥君主,得到了弗朗明哥大公的冠冕。不然除非是某位王子或者公主,再不濟也要是曾經出過選帝侯和公爵的家族,才有資格被皇帝授予大公之位。
亞瑟明白約翰起身并不貪戀權力,但是作為比較傳統的那一派貴族出身,他還是更推崇君主集權制而非立憲派。
“陛下,那么放任這些家族來統治大公國,是不是將來會有權力失衡的麻煩?”
“放心好了,這個世界雖然超凡隱匿,但到底是偉力歸于自身的超凡世界,只要我的實力不退步,那些家伙就翻不起什么大浪,真有**不堪的貨色,那就殺一批換一批便是,反正搶著當官做貴族的人有的是!”
約翰對此并不以為意,雖然他這個大公也只是名義上的,弗朗明哥大公國內部還是采取的君主立憲制,由議會和內閣執政,但是如果君主一方強勢的話,也并非沒有可能收回權力,打破立憲重歸君主制,布魯克歷史上不久幾次在君主集權和君主立憲之間反復,然后殺的國內人頭滾滾嗎?
約翰并不急于對弗朗明哥內部動手,畢竟從西部三州時期開始算,他們也都算是自己一方,雖然王權跟憲政天然就是對立的,但也是合作的,暫時維持現狀,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發展埃姆斯丹王國那邊。
約翰殺氣騰騰的話讓亞瑟感到了震撼,果然君主考慮問題的角度跟他這樣的追隨者是不同的。
于是在約翰來到新弗朗明哥州一個月后,事情終于塵埃落定。
新弗朗明哥州諸家族共同組成貴族議會,宣布向約翰這位埃姆斯丹王儲和海加爾國王效忠,但是卻并不歸附于埃姆斯丹與海加爾,而是歸附神圣帝國成為一個大公國。
沒錯,出乎外界預料的,事情有了一定的變化,新弗朗明哥州并沒有直接歸附于埃姆斯丹王國,而是歸附于神圣帝國旗下,成為皇帝冊封的大公國。
這里面也有神圣帝國那邊的意思,這段時間約翰和新弗朗明哥州兩邊,一直在通過神圣帝國駐新弗朗明哥州辦事處與舊大陸那邊進行三方聯系,所謂的辦事處其實就是原本幾家神圣帝國商人臨時逐漸的部門,畢竟舊大陸那邊一般只是在新大陸主要的國家地區設立了使館,新弗朗明哥州原本就比較偏僻,以前一般具體涉及神圣帝國僑民的事務都是歸設在金沙州的辦事處來管理。
之所以成為獨立的大公國掛靠在神圣帝國旗下,新弗朗明哥州政府對外的表示是迫于國際上的壓力,所以才沒有讓埃姆斯丹并吞新弗朗明哥州,埃姆斯丹作為吃虧的一方,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后,也隱晦的對幾家列強表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