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黑風至妙玄真金剛上部尸解法這門傳承實際上也就是集中在“玄真”、“金剛”和“尸解”三個詞上。
玄真和金剛都是關于修行境界的形容詞。
玄真最初是玄妙至真之意,道德經云:“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又云:“道之為物……其精甚真。”故也稱妙道、精氣等意。
另外玄真也是指代美玉,葛洪在《抱樸子·仙藥》中說,“玉經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極。’玄真者,玉之別名也。服之令人身飛輕舉。”
至于金剛,則是佛教或者說起源于印度教的一個形容詞與修行境界,金剛一詞實為中土譯文,原文寫作為vájra。
在大乘佛法經論中,金剛系指法界中有一法是堅固無能截斷者,但又因沒有另一法可替代或毀壞的緣故,稱這種不可被毀壞、無可替換之法為金剛。
金剛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印度原始宗教經文《梨俱吠陀》中,是因陀羅的武器名稱,名叫金剛,即是閃電,在北歐則變成了妙爾尼爾,也就是中土俗稱“喵喵錘”的神器。
相傳因陀羅與阿修羅戰斗時,猛力擊打阿修羅頭部,碎裂的閃電成為鉆石,一說是阿修羅的尸體成為鉆石,因此鉆石也被稱為金剛。所以印度一帶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法器,也稱金剛,中文又將它譯為金剛杵、降魔杵。
在藏地密宗的護法神中,因經常手持金剛杵,象征能夠摧伏外道、擊敗邪魔的力量。這些護法神被稱為執金剛神,也稱金剛力士或密跡金剛,甚至還有金剛菩薩之稱,簡稱為金剛。
當年黑風山前輩就是在作為薩滿隨軍西征廓爾喀,也就是尼泊爾的時候,得到的這些南傳佛教傳承。因為尼泊爾與高原相鄰,故此那邊的南傳上部座佛法與藏地密宗互相影響,黑風山這份“白蓮黑風至妙玄真金剛上部尸解法”關于佛家的那一部分,就是源自兩邊融合的一種金剛修持法,達成之后便可達成金剛不壞的境界,獲得不可毀壞的金剛法身正果。
說起來在約翰的印象中,諸多金剛修持法在中土其實并不多見,因為它們雖然也算是佛門之中護法天神的傳承,但在大乘佛教中被視為外道,前世中土就是大乘佛教的大本營。
但是卻是很多小乘佛教、部分南傳佛教,以及密教修行者所追求的最高成就。
所謂外道佛法是指佛教將其他宗教兼并融合之后的那些神靈的傳承,比如印度教三大主神都被佛教融入自身,成為了天帝類似的神靈,地位還在諸佛菩薩之下。
當然在印度教里這些都是不存在的,印度早在千年前已經不是佛教派系占主流的年代,或者說佛教在發源地從來沒有占據過主流,不然也不會被視為異端被圍攻打擊,所謂佛法東傳,其實不過是被人從印度本土驅逐出去的美化說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