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作為一個吃穿不愁的小貴族,這位過的生活也算可以,但是曾經家族的榮光時刻告訴他,家族已經落寞了,所以這位頗有理想主義的青年對此心情總是抑郁,活的有點像異界男版林黛玉。
當然這也就是活在貴族世家,如果林妹妹出生的是那種農民家庭,估計也就沒那個功夫傷秋悲春的了!農活針線活都干不過來呢,或許沒有早夭的話,身子骨就鍛煉出來了也不一定。
莫名其妙的坐在家里,就被成為了新的孔雀帝國皇帝,雖然被布魯克人趕出了天竺大陸,卻在錫蘭島上成功復辟祖先的帝國,或許有人會視他為神圣帝國的傀儡,但是格納迪覺得做傀儡也好過之前在鄉下混吃等死。
拋開被人們戲稱為“幸運的格納迪”的孔雀帝國皇帝簡陋的登基儀式,歐羅巴本土這邊,人們更加關注的是舉世矚目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維多利亞女皇的這場盛大儀式。
約翰等人沒有來得及參與,但是據報紙上說,光是倫堡港口列隊鳴禮炮的戰艦就多達上百艘,這一點就足以彰顯布魯克世界海洋霸主的地位。
話說這幾個月來,國際上可謂是風云迭起,讓大家看的是頗為過癮,瓜也吃的香甜。
然后一切塵埃落定,在1854年元旦之日,歐羅巴終于在神圣帝國皇帝、伊凡帝國沙皇之后再添一皇,即維多利亞女皇。
不過維多利亞的皇冠卻不是來自歐羅巴大陸,而是來自東方次大陸的天竺帝國,也就是說,1854年元旦之后,維多利亞除了是布魯克聯合王國女王之外,又多了一個頭銜——天竺女皇。
民間和報紙上紛紛對維多利亞女皇的加冕展開了議論。
在歐羅巴世界,別看歷史上有過好幾位女王和女皇的存在,但是其實女性繼承人是普遍受到歧視的,按照傳統和慣例,作為女王一旦結婚,就會自動退居為王后,而她的丈夫則會名正言順的擔任國家新的君主,順勢繼位國王。
所以差不多兩個世紀以前,布魯克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雖然有過多個情人,但是一生未曾結婚,不外乎是在吊著弗蘭茨等外國國王,讓他們似乎看到了迎娶女王獲得一個強大王國的機會。
實際上伊麗莎白政府對外曖昧不明,在內部則趁機排除異己、壯大實力,最終讓布魯克解決了蘇克斯的宿敵,為羅納威一統三島兼并蘇克斯王國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而當代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了王權不落到其他家族手中,選擇與北神圣聯邦的一個邦國公爵幼子結婚,也就她的表弟埃爾伯特親王。
因為并非長子繼承人,埃爾伯特與女王的結合起初并不受到布魯克國內的認可,只是有了一個親王的名號,而并非國王的身份。
但是埃爾伯特用他的智慧和氣度讓國內貴族與大臣們一次次的刷新了對他的感官,成為了布魯克實際上的掌舵人,人們給了他一個尊敬的稱號——“無名的國王”。
正是埃爾伯特親王的經營與周旋,布魯克王室阿爾弗雷德家族才從議會與內閣之中奪取了幾百年間曾經失去的一部分國王權力,對陸軍和海軍方面的影響力也大增,所以即使是分屬不同的陣營,但是無論是內閣與議會的各黨派,提起這位親王殿下來,都會感到由衷的佩服。
據說這一次謀取天竺帝國、讓女王加冕為女皇的大計劃,就是這位丈夫為他的妻子所準備的一個結婚紀念禮物。
這個禮物絕對堪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最貴重的結婚紀念禮物了,畢竟這可是一個老大帝國和一頂耀眼的皇冠啊!
對此,不知道多少公主和王后對那位維多利亞女皇羨慕不已,深深為埃爾伯特親王的深情愛意而感動。
至于男人們,因為思維角度不同,則更多的是在羨慕嫉妒布魯克頭上新增的那頂皇冠和一個帝國大小的富饒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