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些還只是奧德斯在東部的最大威脅,而在他們北方,還有一個更兇惡的鄰居在虎視眈眈,這些年也沒少在奧德斯帝國身上割肉。
在東歐羅巴和馬希頓半島的東部,還有屬于東歐羅巴邊緣的草原地區與克里木半島都掌握在伊凡帝國手中,與奧德斯帝國在近東的國土也是緊鄰。
要是從克里木半島出航,一天之內伊凡海軍的戰艦就可以跨越如同大湖的黑暗海,抵達對面的康斯坦丁堡。而在陸地方面,奧德斯帝國也不得不每年陳兵數十萬于北部邊境,以防御伊凡帝國可能的進攻,與數百年前相比完全局面翻轉。
所以奧德斯帝國目前所面臨的局面絕對是幾百年來最不利的情況。
原本奧德斯和伊凡帝國之間還有一個克里木汗國作為屏障,只需要面對神圣帝國一家的威脅,畢竟伊凡帝國的海軍大家都知道,當初雖然也有一小段黑暗海的出海口,但伊凡海軍一向是有著列強之恥的稱呼,并不符合伊凡帝國大帝國的身份。
只是伊凡帝國作為強大的內陸國家,船和技術都可以買到,但缺少合適的出海口和長年訓練,以至于在大航海殖民時代就落伍沒能加入進去,一步慢步步慢,即使現在發展了二百多年,也依舊在歐羅巴排不上前列,比波爾杜迦和埃姆斯丹共和國這種小國家的海軍還有不如。
而克里木汗國是當初草原人東遷的四大汗國分裂出來的諸多獨立小汗國,一直是奧德斯人的附屬小弟,并且是侵擾伊凡帝國幾百年的邊患,為了防御這些游牧民族的掠劫,伊凡帝國還曾經修筑過邊境長城。
直到1777年,奧德斯人在與伊凡帝國的交戰中戰敗,才簽訂條約,將克里木汗國打包送給了伊凡帝國。
從此侵襲伊凡帝國數百年的克里木汗國就此滅亡。
也就是說,伊凡帝國與奧德斯帝國實際上已經成為鄰居,隨時可以出兵南下,也不怪布魯克人會對伊凡人那么警惕。
按照光明教旗下各國與奧德斯帝國的死敵關系,伊凡帝國與奧德斯之間的戰爭幾乎每隔幾年就開展一次,萬一伊凡帝國接著戰爭的機會穿過奧德斯國土,那可就直接兵臨天竺北部土邦了。
相比神圣帝國,伊凡帝國的吃相更加難看,這幾十年來已經吞下了奧德斯至少二百平方里的廣大土地,盡管這些多數都是草原或者山區地帶。
老首相說完,大家心里都聯想了很多,一直沒有發聲的魯道夫大公也開口了。
“陛下,首相閣下的擔憂并非不可能,不過我更看好帝國或許可以在這次的戰爭中獲取更大的好處,如果伊凡帝國與布魯克和弗蘭茨兩邊的戰爭無法避免的話,我們最好在第一時間就支持一方,作為對近東地區變局影響最大的國家,我們是兩邊都不可或缺的盟友,一旦我們支持某一方,那么取得勝利是必然的。”
這位大公也是約瑟夫皇帝的叔叔輩,是皇室著名將領卡爾大公的兒子,如今也是在神圣帝國陸軍舉足輕重的名將。
不得不說雙頭鷹家族的人才還是很多的,神圣帝國幾乎每一代都會有一兩位名將是出身于皇室。
所以魯道夫大公所說的在場其他人都十分認可,倒不是他們過于自信,而是看看對手都有哪些人就知道了。
路德維希親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