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眾生,因緣而有法,他們之所以會這樣,那都是冥冥之中上天的注定,他們曾經種下了因,今日才來承受這果的。因緣天定,你就算是今天幫助了他們又能如何,對于他們來說也不過是多在這苦惡紅塵之中,再多掙扎一些時日而已。
你應該知道,我們道教,奉行的是避世,尊天命,無為而治。
這并不是你所說的,無所為,無所不為,而是不能為,當我們試著改變天命,改變他們的因果的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自身也會沾染上因果,因果向來繁雜,一旦因果纏身,靈識被蒙蔽,我們最終也只可能會墮入這無邊紅塵,成為因果中的一粒塵埃。”
老道士喝了口酒,一臉嘆息的說道。
“俗話說,天命無常,人力有窮,并不是我們不為,而是我們無力為之。”
“因果真的就不能改變嗎?”
“誰知道,因果循環,最是神奇奧妙,能堵,能改,但是就如同那萬千河流,最終都會匯聚到大海。
我輩修士,為的不就是跳出這因果循環,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嗎?
不過這條路,是何其之艱難啊!”
聽到老道士的話后,王沐生想到了另一個人,也是同樣的問題,但是那個人卻給了他完全不一樣的回答,那便是他的那個尚在地球的師傅。
那年自己的年齡還很小,那個時候的村子還很落后,雖然通了電,但是很不穩定,稍有個刮風下雨的天氣,便會停電。
所以那個時候,村子里家家戶戶的家中都備有蠟燭。
王沐生記得,那是一個很熱的大雨天的夜晚,因為接連的大雨使得整個村子,連續停了好幾天的電。
又因為那時候的娛樂方式很少,所以那天晚上,無聊的王沐生只能夠看著那搖曳的蠟燭火光,在那里發呆。
也就在那時,突然一只飛蛾出現在了房子中,想要往燭火之上撲去,王沐生連忙將這只飛蛾攔了下來。
但是這只飛蛾,不管王沐生攔下多少次,都會再次奮力的飛向燭火,這讓王沐生很奇怪,回頭向正在打坐修煉的師傅問道。
“師傅,這只飛蛾為什么老想沖進燭火里啊!他是不是傻啊!他難道不知道沖進去就被燒死了嗎?”
“呵呵,沐生啊!飛蛾撲火,那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因果天定,它是在恕罪。”
“因果,那是什么?”
那是他第一次從師傅的口中聽到了因果這個詞。
“因果并不是什么,他也什么都是,他是萬千大道的根本,是天地運行的脈絡,是道的顯化,等等,他是所有的一切。”
“不懂?”
“哈哈,那是因為沐生還小,等到沐生再長大一點就明白了。”
“可是,師傅你還是沒有告訴我,這飛蛾為什么老是往燭火里面撲的原因啊?”
“好,好,師傅這就給小沐生說,我們這世間呢!有著很多人生而有眼無珠,生了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但是卻對很多罪惡,苦難,視若無睹,見死不救,任由黑暗滋生。
所以大道,也就是老天爺很生氣,說我給你們一雙能夠向往光明的雙眼,你們卻用他去窺伺黑暗,那么你們就去黑暗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