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波達王,割肉喂鷹,從而成道,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為,在這世間不論做什么事情,得到多少,必須要付出多少呢?”
白子玉一臉認真的問道。
“是這樣的,世間萬事萬物,因果輪回,自成圓滿,我們獲取多少,自然要付出多少,如果輪回殘缺,天道不滿,那么自然會有大因果,大災劫降臨。”
回想了一下,上一世師傅對自己的教導,王沐生沉聲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穿獸皮,吃獸肉,又該當如何償還,如何以自處,賢弟應該知道,我等俗世之人,無法像那神仙中的人物,可吞噬日月精華。
我等如果長時間不見葷腥,身體便會變得無力,之后便無法工作,無法獲得更多的食物,從而無法贍養老人,哺育孩童,最終的結果只可能是在,寒冷中凍死,餓死。
又或者,當我們等遇到了惡霸,山匪在欺凌良善,那么我們是救,還是不救呢!救了我們該怎么做,不救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如果那山匪因為少了這次的收獲,從而造成他們因此,餓死,病死,那么是不是我等也將會,背負上大因果,大罪孽呢!
而且如果幫助了這山匪,使其免遭身死之禍,那么他們今后再造惡孽呢?
最后,如果我們有一個大仇敵,按照上述的因果,我們報仇將其殺死,甚至讓其享受一番我等曾經受到的苦難,這樣是不是就代表著順天應命,理所當然的。
我們做的是對的呢!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認為,佛主是鼓勵我們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呢!
那么,賢弟你何以教我。”
說完之后,白子玉一雙剔透的眼目,似笑非笑的看著王沐生,等待著王沐生的回答。
“大哥且聽好了,小弟這里也有一個故事,需要說給大哥聽聽。
那是一個同樣未名的時間,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曰結婚。
結果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
這時,一個路過的游方僧人,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只看到茫茫大海,以及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
路過一人,看了一眼后,搖了搖頭,走了。
又路過一人,將自己的衣服脫了下來,給女尸蓋上之后,也走了。
再路過一人,卻是走過去,挖了個坑,小心翼翼的把尸體掩埋了起來。
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