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何止是厲害啊!老鴉嶺雖然不大,但是一去也有上百里,其中多得是各種險峰峭壁,就算是最厲害的老獵人也不敢去那里。
雖說這條路一旦修通,連接上金水城這樣的大城池,我們這古馬鎮將會獲得數之不盡的好處,也將能夠迎來更進一步的發展。
但是要在險峰峭壁之上,鑿出一條上百里的道路,這是何其不易啊?”
老者說著又是期望,又是嘆息的輕輕的搖了搖頭。
“厲害了,要在山壁上鑿出上百里的大道,這是現實版的愚公啊!”
王沐生一臉驚嘆到。
“愚公,那是誰。”
“哦,愚公啊!那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相傳在距離現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著太行、王屋
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
他苦于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
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
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
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
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
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
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沒想到很久以前就有這樣的人了,我還以為就老馬那家伙傻呢!希望他也能夠感動天帝吧?”
聽完這愚公移山的故事之后,老者有點感慨的說道。
“是啊,我相信,老爹一定能夠感動天帝的。”
“不過那大力神的名字叫做,夸娥氏嗎?”
“不過我更好奇,朔方還有雍州在哪里,等有機會了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太行,還有王屋是什么樣子的,方七百里,高萬仞,這得多大啊?”
“應該比老鴉嶺大吧?”
“那還用說,肯定要比老鴉嶺大了,而且還要大上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