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黃牛,是王沐生在路過一個山村的時候,從一個農夫的手中,購買的一頭,年老體衰,已經無法干活。
只能靜靜的等待著死亡到來的,耕牛。
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大了。
在王沐生遇到這家伙的時候,甚至已經連站立起來的動作,都做不到了。
同時,王沐生也從旁邊,暗自垂淚的牛主人那里,知道了關于這頭老黃牛的故事。
一個聽起來并不怎么驚心動魄,但是卻極為感人的故事。
牛主人的落淚,并不是可惜這頭老黃牛不能干活了,而是為老伙計可能即將逝去,而落淚。
在農夫的口中,父母親死的早,從小跟著哥哥生活。
哥哥是個老實人,對自己有很好。
但是哥哥最后取得嫂子,卻是一個尖酸刻薄的家伙。
不過就王沐生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認知常情吧!一個沒有什么見識的農村婦女,她最先想要做的,自然是將自己家的日子過好了。
畢竟,這個世界上,甘于為人犧牲的人,還是在少數的。
所以,農夫這個當時瘦了吧唧,干不動活,并且每天還吃很多的家伙,自然成為了累贅。
所以農夫,自然被認為了應該是被拋棄的對象了。
對于這件事情,本就老實巴交的哥哥,并沒有多說什么。
就這樣,當時只有十二歲的農夫,被掃地出門了。
不過,農夫的哥哥或許是因為心里過意不去吧!偷偷的找到了農夫,給他了些許的錢幣。
不過不幸的是,農夫當時的年紀畢竟太小了,沒有多久,便被人騙的,用身上所有的錢物,買了一頭骨瘦如柴,病泱泱的老黃牛。
不過還好的是,在農夫細心將老黃牛照顧好之后,卻是驚奇的發現,這頭老黃牛意外的能干。
其他的耕牛,全力耕種的話,一天能夠耕種六畝地,但是這頭六,一天便能夠耕種二十多畝。
別的牛帶單犁局已經很費勁了,這頭老黃牛帶雙犁都不是問題,還跑得飛快。
因為這頭老黃牛,農夫一下子便在這附近十里八鄉的出名了。
但凡是一旦到了純種,秋種的時候,其他的人還沒有什么活,找他的就已經排到個把月以后去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活干得好,而且還干的快。
就因為這樣,農夫也置辦起了自己的小院,三層大瓦房,把自己以前和哥哥一塊居住的,父親留下來的,三間茅草屋可要好過太多了。
更是因為勤勞能干,家里也算是富裕戶,還取了一個賢惠,溫柔的妻子,有了三個孩子。
老大,老二都是兒子,身體壯實,一看就是一個好勞力。
老三是個女兒,因為小,所以在家里被家人格外寵愛,也是長得漂亮可愛。
對老農來說,正是因為有了老黃,也就是那頭老黃牛,才有了現在這一切,老黃對于他們家來說,那是恩人。
雖然兩個兒子長大了,家里富裕了,老農也很久沒有讓老黃干活了。
每天各種新鮮的草料,山泉水供養著。
可是,老黃還是一天天的老去了,現在眼看著自己的好友,自己一家的大恩人,老黃就這樣要走在自己的前面了。
老農每當看到老黃這樣,便忍不住,暗自垂淚。
“老黃之所以會這樣,那都是年輕的時候,干活,累了的。”
“如果沒有老黃,我可能句活不到今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