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二十八人,全部入九品!
這句話讓全班的學生都是一怔,緊接著就有一種荒謬的感覺——他們這個班主任是不是瘋了?
武道學院的學生,只有少部分才會像李如玉一樣,是從小開始對武道耳濡目染并且提前打基礎的,因為這些人有這樣的條件。
而大多數都是在高中時期才接觸武道,然后為報考武道學院開始做準備。
所以在進入武道學院之前,他們對于武道也是一知半解,畢竟不曾真正踏入這一行。
不過經過了之前一個月的系統教育,他們卻知道了武道之路究竟有多么難走。
武道分九品,人人皆知。
全國十四億人口,武者占據其二十分之一,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甚至有些過于夸張。
因為這樣的武者數量,比之一些小國家的總人口也不遑多讓。
但這七千萬武者之中,下段武者占據了九成,九品武者在這里面又占據了九成!
許多人蹉跎半生,也始終難以進入中段武者。或是資質不夠,或是功法不足,總之太多的武者,站在中段武者的門口,卻不得進入。
李如天之所以能夠成為武道學院的傳奇學生,就是因為他在畢業時成功進入六品,以中段武者的身份畢業。
而大多數的畢業生,其實在畢業時最多七品,乃至是八品九品——這是常態。
因為真的太難太難了。
只是最為基礎的一個九品,就有很多人兩三年難以跨入——成為武者,是要突破身體極限的。
下段武者,主要看的是氣血。
氣與血,是人體兩大基本物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景岳全書·血證》有言: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唯斯而已。
通俗來說,就是氣與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對言之,則氣屬陽,血屬陰,具有互根互用的關系。
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氣有推動、激發、固攝等作用。
血為氣之母——血能養氣,血能載氣。血有營養、滋潤等作用。
所以一個人的氣血強弱,是由人身之精決定的,由內而外的表現特征就是,這人的身體強壯,骨骼堅硬,氣血旺盛,能夠主動調動人身之精。
古代煉氣者有四大境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武者不走煉氣者的路子,但大道歸一,兩者之間有很多地方是互通的。至少煉精化氣,說的就是下段武者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