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師父!”于慎思重重點頭,在師父殷切的目光中,由幾位師兄送去了東江米巷。
~~
東江米巷中,已經有數不清‘奉旨殿試’的燈籠,中式舉子們心情愉快的聊著天,稍稍疏解下即將進宮的緊張。
唯有科學門的弟子們,對周遭的嘈雜充耳不聞,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以積蓄臨戰的銳意。
前輩們教導他們,殿試前要保持緘默,據說開口就泄氣……其實鼻孔也一樣泄氣。
中式舉子到齊不久,便聽城門樓上一聲鐘響,大明門緩緩敞開,衣甲鮮明的禁軍魚貫而出。
四百名中式舉子哪見過這陣仗?全都噤若寒蟬,趕緊按照會試的名次排成兩行。
這時昨日留宿宮中,值守考場的禮部左侍郎掌翰林院事秦鳴雷,緩緩走出了大明門,帶領他們無聲通過千步廊,來到承天門下,接受金吾衛搜身。
果然只是隔著衣服摸,有沒有硬的地方,不用脫衣服。
待到搜身完畢,卯時天亮,隆隆鼓聲中,承天門也緩緩敞開了。
這次走出來列隊的,是兩隊身穿金甲的大漢將軍,他們身上的金色山文甲,在朝陽下碧靈碧靈,閃得舉子們不敢逼視。一個個低著頭,屏住氣,跟著秦鳴雷進去紫禁城。
當他們沿著筆直的御道穿過端門,來到午門前時,天光已經大亮了。所有舉子平生第一次,見到了那巍峨莊嚴的五鳳樓,無不感到深深震撼。
但與被皇權的威嚴鎮住的普通舉子不用,科學門的八十一名弟子,卻只是被建筑的雄偉所震撼,并沒有對天子一尊京師而威服天下的權柄產生跪感。
因為他們心中,早已經樹立起一座高高的塔樓,那比午門還高的巨大單擺不斷擺動,緩慢而有力的驅逐著一切的迷信。他們連天帝都不信,怎么會相信自稱天的兒子的人呢?
不過此時還無人意識到,這群叛逆者的存在,他們秉持著科學家低調做人的一貫作風,和光同塵的穿午門,過外金水橋,來到了皇極門前,列隊恭候隆慶的皇帝圣駕。
過了好一會兒,幾位穿著一品朝服的大佬,在一眾官員的簇擁下,從左翼門方向走過來。
因是國家的掄才大典,朝廷重臣無一缺席,就連自上疏請辭后,已經許久不曾露面的李閣老都來了。
倒是連續多年擔任監試官的成國公他老人家,上月在與第七十一房小妾深入交流,體悟人生大和諧時,不幸中了馬下風。
幸好不是馬上風,不然大羅神仙都救不了他。
不過雖然搶救及時,但也留下了臉歪眼斜,半身不遂的后遺癥,已是不能見人了。他替皇帝祭天和納妾的記錄,怕是沒法再繼續延續了……
于是英國公張溶接替了他的位置,擔任本屆殿試的監試官。
待到眾官員在隊伍前頭列隊完畢,隆慶皇帝專屬背景音樂響起,操勞過度的嗡嗡,頂著一對黑眼圈,在孟沖的攙扶下,在金臺帷幄升座。
所有人跪拜于地,山呼萬歲,行五拜三叩大禮后。新任司禮監掌印孟沖,宣讀了殿試的圣旨。
隆慶五年的殿試便正式開始了……
~~
待擔任殿試提調官的禮部尚書潘晟,指揮著中式舉子們謝恩后,在兩側左廊廡坐定,掌卷官便開始發放策題和答案紙了。
除了出題的高拱,其余大臣也不知道考題,都好奇的立在考生身后,看看高閣老這回出了什么題目。
眾人便見上頭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