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炌接任了陳瓚空出來的左都御史。
七卿同時履新,可謂國朝前所未見之盛況了。此次廷推之后,朝中大員也都成了張相公的同年、同黨,大明朝堂徹底變成了他的一言堂!
~~
不過這些跟趙昊都沒關系了,他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用再發愁接下來若干年的保護傘問題了。
冬月底,趙昊趕赴開平,出席了唐山煤鋼聯營生產基地的奠基儀式。
然后又馬不停蹄來到曹妃甸登船,沿著不凍的洋流出海,于臘月初六抵達了耽羅島新港市,參加在這里舉行的集團十周年大會暨二五計劃總結大會又暨三五計劃發布大會!
當百科號在新港碼頭緩緩靠岸,已經被冬季海面的顛簸弄得有些懨懨的趙公子,看到眼前繁華的景象,不由神情為之一振。
碼頭區一道道棧橋上桅桿如林,泊滿了大大小小的貨船。哪怕已經進了臘月,碼頭上依然十分繁忙。一座座高大的人力吊臂不停的轉動著裝船卸船。
碼頭周圍,到處是車水馬龍,主營批發業務的店鋪鱗次櫛比,一輛輛載滿貨物的有軌馬車在倉庫區與碼頭區之間來回穿梭,還真有了點東北亞貿易中心的意思。
而且耽羅島還是集團目前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隨著集團工農業一日千里,江南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畜力和肉類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盡管新港管委會通過不斷收買、長租,已經將整個耽羅島都拿下來,作為畜牧業基地。整個牧場的農工達到了十萬人。
濟州島貧瘠的耕地,也徹底放棄種植口糧,改為種燕麥、黑麥、苜蓿之類的畜糧。好讓牧場由原先的天然放養改為人工飼養與放養結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牲畜的出欄率,卻依然無法滿足旺盛的需求。
見有利可圖,耽羅商會的商人們甚至從日本、朝鮮和遼東大量收購馬匹牛羊,運到新港市來售賣,價格就能翻好幾倍。
此外,新港市將近五十萬人口,所有糧食日用品全都靠進口,這又刺激了城市商業的繁榮。如今建城十年的新港市,早已取代濟州城,成為耽羅島上最繁華的城市。
據耽羅商會的商人說,就連朝鮮的王都漢城比這里也要遜色許多。
那宏偉的新港堡比他們王上逼仄的景福宮可要宏偉太多。城區中高大漂亮的建筑和寬闊整潔的馬路,更是漢城中低矮的民房和臭水橫流的狹窄街道無法比擬。
還有豪華的紅色雙層馬車,便利的生活設施,豐富的娛樂活動,更是整個朝鮮都不曾有的。
在這里,幾乎可以同步到大明有錢人的享受……
所以非但濟州大戶已經悉數搬過來,就連半島上的兩班大臣也紛紛在這里置業,每年都要來這里度假,不少富貴閑人流連忘返,干脆就住下了。
據說現在漢城上流社會的流行風尚,已經不看北京,而是緊盯著新港了。
因為這里受江南的影響更快,往往在新港已經流行了半年,才在北京興起風尚。李朝的兩班大臣干啥啥不行,內斗第一名,其中就包括斗富。他們已經敏銳的發現,新港可以讓他們先于對手掌握到大明的流行。
并將新港市視為爸爸賜給兒子的明珠了……
雖然如今別說新港,就是整個耽羅島上,李朝的統治也已經徹底形同虛設了。但他們就是喜歡往臉上貼金,你又能拿他們怎么辦?
ps.抱歉,今天家里有事,更新晚了。繼續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