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于內部意見相左,首鼠兩端的毛利家,顯然應該先集中力量對付上下一心、視死如歸的一向宗。
一向宗是自凈土宗發展而來的一個佛教宗派,別稱凈土真宗。
他們宣揚不需要懂得佛法經文及參與復雜的寺廟儀式,只需加入一向宗并時時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口號,死后就可以進入西方極樂世界了。
就像大明流行的無為教一樣,這種簡單的修行法門,易得的修行成就,廣受最底層民眾的信奉。
而且一向宗在日本是合法的,所以勢力擴張極快,非但有自己的地盤,還有自己的僧兵。他們在大阪修建了石山本愿寺,作為自己的老巢。
大阪距離京都不到百里,之間一馬平川,有寬闊的河道相連,素來是日本最繁華的近畿地區。
一向宗便借助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不斷的擴張地盤、增加人口。同時不斷增修守護城池的壕溝和碉堡。在法主顯如當權時,石山本愿寺已成為擁有八個街町,內有港口可貿易通商,幅員數十平方公里的驚人巨城了。
而且顯如還熱衷政治,擅長通過聯姻建立聯盟。他和武田信玄結成連襟,又命長子娶了朝倉義景之女為妻,在這個戰國時代中,是不折不扣的一方豪強。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意圖天下布武、一統全國的織田信長,又怎么能夠容忍自己的地盤中,有這樣牛逼的勢力存在?
因此他對本愿寺步步進逼,先借口軍費不足,強逼畿內寺院神社捐獻。又要求在大阪一向宗的地盤上筑城堡。最后直接提出本愿寺勢力完全撤出大阪的要求。
顯如終于忍無可忍,率一向宗加入了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并成為后兩次包圍網的主要發起人。
他非但率僧兵與織田軍正面作戰,還命令分布在各國的信徒起義,即‘一向一揆’。
他大肆宣揚信長為佛敵,以加強信徒的戰意。并宣稱在法主的命令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與佛敵交戰而亡,是直升極樂世界的捷徑。
這些宣傳讓一向宗的教徒格外悍不畏死,作戰異常勇猛。而且他們殺之不盡,一茬又一茬的從各處冒出來,讓人防不勝防,給織田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雙方斷斷續續血戰了八年,所謂‘石山合戰’貫穿了每一次的信長包圍網。織田信長的大軍也數度了包圍石山本愿寺,但每次都因為有人救援,或別處戰場吃緊,結果半途而廢。
這一次,織田信長派出六萬大軍,建構城寨,誓要將本愿寺圍困到山窮水盡,開城投降的一刻。
顯如一面備戰,一面趕緊向外求援,可是現在能救本愿寺的越來越少了,其實只剩一個毛利家了。
信長早有準備,他命羽柴秀吉陳兵西境,擋住了毛利軍從陸上支援的通道。
然而本愿寺背靠瀨戶內海,城內有港,還可以通過海路得到毛利家不斷支援的人員、物資和軍需,讓織田軍的籠城戰無法奏效。
所以要想徹底斷絕本愿寺的后援,還得用水軍掐死他們的海上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