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如龍率領的預備艦隊則與西班牙的后衛艦隊進行纏斗,不讓他們支援中路,打破突擊艦隊營造出的局部優勢。
林鳳當然不會讓上風艦隊和預備艦隊失望,她率領突擊艦隊沖入西班牙艦隊的中路。
西班牙艦隊沒有保持戰列線的習慣,哪怕之前因為爭先恐后逃命,將隊伍拉成了近似一列縱隊。然而根深蒂固的近戰思維,依然讓他們像陸軍一樣,把中路當成中軍,在那里聚集了最多最強的戰艦,一來拱衛自己的旗艦,二來可以隨時增援各個方向。
因為突擊艦隊是與西班牙艦隊相向而行,所以反而比上風艦隊更早的與敵艦接戰。
在犬牙交錯的穿越敵陣過程中,雙方都用艦炮朝著最近的敵艦猛烈互射,硝煙很快彌漫在戰場上,讓人分不清方向。甚至有一些戰艦迎面撞在一起,水手噗通噗通的落水。
但冒險是值得的,待到硝煙散去,各艦指揮官便看到,他們已經成功的將西班牙人的中路一分為二,并且有大量的敵艦落入了己方的包圍中。
當然,反過來說也沒什么錯。因為方圓不到十里的海面上,猬集了七八十艘敵我戰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攪成了一團。
但突擊艦隊堅持認為,是自己包圍了西班牙人。
而且他們的戰術也跟上風艦隊不同。除了占據絕對優勢的戰列艦依然選擇單挑外,其余戰艦,哪怕是攻高血厚的巡洋艦,也盡可能互相協作,在可以避免誤傷的安全距離內,對敵艦進行夾攻。
至于驅逐艦和護衛艦更是隨機組成若干三艦戰斗小組,以三艘對一艘,力求以優勢兵力盡快癱瘓敵艦。
跟上風艦隊和預備艦隊不同,突擊艦隊就是來打混戰的,又編隊作戰、互相照應,所以完全不怕靠的太近,反而追求盡可能的貼臉輸出。
而且為了避免在混戰中誤傷友軍,顯然用射程更短的洪熙大炮更安全。
所以在林鳳的主張下,突擊艦隊的主力艦大大增加了洪熙大炮的安裝比例。
驅逐艦和護衛艦更是拆除了所有的長管炮,換上了清一色短重炮。短重炮的口徑超大,甚至可以裝填雙發彈。前頭一枚超大號實心彈破開敵艦船殼,后頭跟一發霰彈進去收割,那滋味怎一個銷魂了得?
而且短重炮發射的葡萄彈,數量是長管炮的數倍,一炮就能清掃一大片,甚至連桅桿都能干斷。
如此一來,戰艦的齊射的近距離殺傷力,瞬間就增加好幾倍。當然,是以完全放棄遠程攻擊為代價的。
但這是以小打大最犀利的方法了。所以突擊艦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表現要遠好于上風艦隊的同等船型。
他們在西班牙艦隊的中路大殺四方,利用優勢兵力和短重炮,一個小組十分鐘左右就能癱瘓一艘敵艦。
然后迅速去尋找下一艘敵艦。或是左右夾擊、或是前后交攻,甚至呈多艦圍毆之勢,把一艘又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打成了飄在海上的活棺材……
ps.今晚沒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