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相信本著合作共贏的態度,軟硬兼施的手段,未來是可以讓棉蘭老島也歸于王化的。
~~
至于蘇拉威西島其實比呂宋島還大,面積在17萬平方公里。但多高山深谷少平原,不太適合大規模移民。但它位于南洋的中心位置,而且盛產香料,所以島南端的望加錫一度成為南洋各島貿易的中心。
建立望加錫王國的武吉斯人,甚至已經周期性地航行到絕島(澳洲)北部,與當地原住民進行貿易了。
頭腦靈活、善于經商的武吉斯人,一度把望加錫王國經營得紅紅火火。卻也因此招來了葡萄牙人的覬覦。他們在馬六甲站穩腳跟后,便揮師攻占了望加錫,強迫武吉斯人改信天主教。
幾十年來,葡萄牙人在望加錫胡作非為,包括大規模抓捕異教徒,壟斷香料貿易,對往來商船課以重稅。動輒還扣船抓人、勒索贖金!至于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之類的行徑就更不用提了。
精明的葡萄牙人這么干,當然是有原因的。除了斂財之外,他們就是要廢掉望加錫,將南洋的貿易中心轉移到馬六甲去,這樣他們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掌控整個南洋。
但望加錫可不想淪為犧牲品,國內民怨沸騰,上上下下都恨透了葡萄牙人,所以望加錫國王鄧布里,才會頂著葡萄牙人的禁令來參加這次閱兵。
因為趙昊說了,來,他就是世襲罔替的望加錫總督,望加錫立即享受海警艦隊的保護。不來,就什么都沒他的份兒……
鄧布里是個會審時度勢的聰明人,知道強大的西班牙人都不是天朝人的對手了,更別說費拉不堪的葡萄牙人了。所以他來了,并竭力表現自己的恭順,以求能借重新洗牌的機會,恢復望加錫昔日的繁榮。
~~
至于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的情況基本相似,都是地理位置優越,位于東西洋要沖——三者共同組成了一道南洋的海上屏障,北方的漢文化、西方的印度教文化,后來的天方教文化在此交匯。
歐洲人來東方貿易和傳教,也是先在這里扎根。
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這三處的文明發展程度相對較高,人煙也比較稠密,歷來是南洋小強誕生的搖籃。
由于各國政權已經相對成熟,比起其余南洋諸島上的原始土邦來,他們具有足夠的力量和組織,來抵抗葡萄牙人的入侵,維系自身的獨立。
而且它們也不像馬六甲以及香料群島,能直接為葡萄牙提供豐厚的剝削利潤。就像沒有多少肉的刺猬,讓兵力總處在捉襟見肘狀態的葡萄牙人,沒法下決心不計成本的消滅他們。
當然這也因為它們本身的威脅也有限。
比如現在蘇門答臘島上的一霸——亞齊蘇丹國,就一直奮斗在對抗葡萄牙人的最前線上,而且還能得到來自奧斯曼和印度土王的武器和軍隊的支持,可惜戰績總是慘不忍睹。
最典型的例子當屬發生在隆慶二年的馬六甲圍城戰。
當年,亞齊蘇丹阿拉烏丁趁著葡萄牙兵力虛弱之際,率領一支三百余艘戰船組成的艦隊,載著15000名亞齊士兵,400名奧斯曼雇傭兵,以及若干奴隸,攜帶200門銅炮,氣勢洶洶進攻馬六甲。
結果遭到城堡內200名葡萄牙士兵及1300名雇傭兵的猛烈抵抗,最后亞齊軍隊損失四千人,蘇丹長子也中彈身亡,只好撤軍回國。
這是陸戰。
亞齊國在海戰中就更拉胯了。馬六甲圍城戰次年發生的亞齊海戰中,卷土重來的亞齊海軍與一艘葡萄牙卡拉克大帆船遭遇。
彼時亞齊艦隊擁有兩百余艘戰艦,信心滿滿的準備吃下這艘落單的大帆船,誰知卻創造了人類海戰史上最懸殊的敗績,成為永遠的笑柄。
當時亞齊艦隊以引進奧斯曼技術打造的槳帆船為核心,密不透風的包圍了這艘大帆船,然后從各個方向同時發起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