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南洋報業’好像不歸你蔡副主任吧?”蔡記者沒好氣道。
“但你得聽我的,因為我是你哥!”蔡一木吹胡子瞪眼道:“臭小子,敢不聽哥的話嗎?”
“報紙是集團的喉舌,記者是集團的耳目!大哥,是你教我要公私分明啊。”蔡一森郁悶的合上了手中的采訪本。
“呃,這個么……”蔡一木被堵得說不出話,揮揮手示意陪同人員走遠點兒,然后對三弟賠笑道:
“一森啊,大哥不是讓你弄虛作假,只是,只是怎么說來著……”
“技巧性表達。”一森沒好氣道。
“對對對,技巧性表達!你哥我就是念書少……”蔡一木苦悶一嘆。
他這話倒也不是謙虛。一年速成班也就只夠掃個盲,培養的學生勉強能寫會算罷了。
如今早就沒有速成班了,江南交易集團的所有學校,都已經改成三年初小、三年高小、三年中學的‘三三制’教育了。
雖然這些年他一直刻苦學習,還上過脫產干訓班,但越是學習就越感覺自己底子差,時常有德不配位的惶恐。
不過既然集團決定讓自己上,他也只能拼盡全力把工作干好了。
~~
蔡一木壓低聲音道:“你在報社肯定知道,現在各大區爭什么最兇?”
“爭人口啊。”蔡一森摘下眼鏡呵口氣道:“八年前,兩百萬移民愁得沒地方安置。現在還是一年兩百萬,可都不夠分了!”
“對啊。爭人口!千里沃野得人來種,人氣旺了城里的地皮才值錢,就連集團給的預算也跟著人頭走。所以說有人就有一切!沒人就只能干瞪眼!”
“那倒是。”蔡一森點點頭。在大陸是人賤地值錢,到了海外就反過來了,成了地賤人值錢。
眼下一年兩百萬移民,而且不光十八個行政區分,還要往西洋據點派個十來萬,所以每個行政區每年就能分十萬上下的移民。然后行政區再往下一分,真是沒多少了。
“我們爪哇目前設了三個市,椰城、下港和泗水,其實按照規劃,還應該再盡快設立日惹、萬隆和巴塘市的。”蔡一木郁悶道:“但是人不夠啊,去年只分給我們八萬移民,加上自己解決了兩萬,才勉強跟上三個市的發展。哪還有人口再另開一攤?”
他所謂的自己解決,是吸引傳統下南洋的廣東佬。但這些人可以自由流動的,看別處發展的更好,是不會在你這兒待長久的。
“唉,我們其實也不想搞特殊,就是要個公平。可去年集團給了婆羅洲四十萬,這差的太遠了吧?”蔡一木抱怨道:“我們要是還不發出自己的聲音,”
“人家婆羅洲上有四個行政區,而且是集團重點移民區,那能一樣嗎?”蔡一森苦笑道:“我說哥啊,集團是‘南洋一盤棋’,你們不要總是怕吃虧似的。”
“能不怕嗎?人家多一口,我們就少一口。”蔡一木嘆氣道:“我們要是老老實實,不哭不鬧,明年又要削減名額了。”
“我明白了。”蔡一森恍然道:“你叫我來椰城,根本不是報道什么金雞納樹種植園的,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
“知道就好。我們主任回大陸之前,可是囑咐過我,一定要拿下你這個大記者!不要讓他在總部孤軍作戰。”蔡一木攬住弟弟的膀子,笑道:“一森,算哥哥求你了成不?”
“唉,大哥你真是給我出難題啊。”蔡一森郁悶的嘆了口氣。
ps.唉,問題總是層出不窮,每當你以為可以按部就班了,又會給你出狀況。結果到現在才寫完一章……睡了,明天還得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