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沒有工資,也沒有下屬,光靠自己當然抓瞎。于是只能依靠宗族的力量。而宗族的領袖——縉紳和大地主,也樂于承擔這樣的責任。因為承擔的責任越大,也就意味著權力越大。
地方官屆滿調任,但里長甲長和他們背后的宗族,縉紳和大地主們卻是一代代的不挪窩,老百姓會聽誰的一目了然。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皇權不下縣,鄉村地方自治的模式。其實又何止鄉村,官府對城市的治理一樣不能下沉到最基層,還是要靠以里長為代言人的地頭蛇來馭民。
起先也有人建議趙昊在十八個行政區施行里甲制。畢竟這套自治制度已經運行了千年,可以在大量節省行政資源的前提下,基本維持地方穩定。
但趙昊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在他看來,里長是直接與民眾打交道的干部,關乎集團在每個家庭心目中的形象。更是集團決策在基層的執行者,直接關系著集團執行力的強弱。
這樣重要的干部怎么能讓老百姓推舉業余選手呢?還不給開工資……
必須要由專業人士來干!而且要以行政主官的標準來選拔!
所以十八個行政區的里長和生產隊長,都是正經的集團管理崗員工,定為行政十一級,正科級干部。
而且里長也不是光桿司令,下面還設有副里長,以及三到五名辦事員。這幾個人負責三五百戶好幾千人的事務管理、日常治安、糾紛調解、排憂解難、戶籍登記、衛生檢查,稅務督察……還要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幾年下來,只要沒累死,就可以勝任更艱巨的工作了……
~~
提到趙昊對里長制度的改革,顏山農贊嘆不已道:“小閣老下派里長這一手堪稱神來之筆啊!看似多開銷了些俸祿和辦公銀子,卻得到了千百倍的回報。”
“這不是什么新鮮法子,北魏時就給過里正正式官職,也安排了兩個下屬。然而并沒有什么用。”趙昊謙虛笑道:
“在海外能搞得好,主要還是移民里既沒有讀書人,又被有意識打散了分配。你讓我在大陸搞這套,恐怕得給里長配上軍隊才好使。”
“宗族鄉紳……”何心隱咔嚓咔嚓啃著黃瓜,含糊說道。他當年搞得烏托邦試驗——聚合堂,就是宗族鄉紳力量的一次展示。有如此強大的地頭蛇存在,空降的里長確實得靠軍隊才能站得住腳……
“小閣老過謙了。”顏山農喝了點酒,便漸漸露出赤手縛龍蛇的本色了。“茲事成因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貴集團對民眾的組織掌控,實在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就連當年商君變法后的秦國也難望貴集團項背吧。”
“哈哈哈,山農先生越說越邪乎了。”趙昊放聲大笑道:“我們不過是家普普通通的商號,最多就是規模大一些。怎么能跟國家類比呢?風馬牛不相及的……”
“古往今來,有貴集團這樣的商號嗎?”顏山農一邊往煙袋鍋里裝煙草,一邊戲謔笑道:“擁有自己的領土、軍隊和官員,自行制定法律、收稅,與各國宣戰開戰,訂立協約。”
“呃……”趙昊語塞片刻,方道:“應該……會有的。”
如果他沒出現的話,十五年后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可以鑄造貨幣、與外國訂立條約、發動戰爭,建立殖民地。幾十年就發展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擁有150條商船,40條戰艦,50000名員工和10000人的私人武裝,以及大半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