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明公謬贊了,犬子不過多識了點字,性格比較沉穩一點,哪里當得上神童二字?”李彥聞言應道,只是雖然話這么說,但他臉上那大大的笑容卻告訴所有人,他對李義究竟有多么的滿意。
“嘖嘖,你這人當真是口是心非啊。”皇甫規聞言笑道,隨后兩人入座,眾人舉杯暢飲,笑談著各種趣事,看得出,他們現在的心情都很不錯。
說著說著,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扯到李義身上了,“唉,子文啊,說實話我可真是羨慕你有阿義這么一個好兒子,哪像我家那小子,明明和阿義同歲,到現在別說自己讀書了,就連字都認不全,整天就知道玩!”陳古頗為無奈的嘆息著。
“哈哈~哪有的事情,我才羨慕你呢,你家阿靖和你那么親。哪像我家這小子,平時不是舞槍弄棒就是捧著本書一直讀。”李彥聞言大笑著,只是這話聽起來,怎么聽似乎都是在得意吧?
“伯忠你可以等你家阿靖3歲的時候,交給子文訓練下~聽說阿義現在還在教其他人讀書認字?”郭鴻聞言調笑道,不過說到最后,語氣卻充滿了不可思議。人家2歲大的娃娃還在讀書認字,可李義卻好,已經開始教別人了?
郭鴻的一句話,頓時吸引了皇甫規和張奐的注意力,他們自然知道李義這個所謂的神童,但說實話,整個大漢朝被譽為神童的人太多太多了,幾乎兩三年就能蹦出好幾個來。為此,朝廷還專門在太學弄了一個童子科,專門招收那些神童。
只是絕大部分的所謂神童,在經過篩選之后,絕大部分其實都只是早熟的孩子罷了。所以一開始皇甫規兩人也沒有將李義這個神童當回事。不過如今聽郭鴻的話,哪怕是見多識廣的他們,也忍不住嘖嘖稱奇。
“哪有文修你說得那么夸張?不過只是教他們一些常用字而已。”李彥不斷解釋著,似乎在他看來,那完全不過只是小孩子在胡鬧罷了。只是他臉上那遮掩不住的笑容,無不在告訴眾人,“沒錯,我李彥的兒子就是那么牛逼!”
“阿義啊,那你都教他們什么呢?”張奐柔聲問道,本就溫文儒雅的他,此時用這種語氣,更像是一名普通的儒生了。
“回然明公,基本都是一些爾雅中的常用字詞。”李義聞言連忙起身應道。
“哦?那你為什么要教他們這些呢?”張奐聞言再次問道。
在這個時代,識字這件事情可沒有后世那么普及,因為書籍異常的珍貴,以及士族們有意的控制,真正能夠讀書識字的人,也只有那些士族、官宦、豪強或者一些富商。平民識字?那基本上只會出現在夢里而已。
不過嚴格說來,在這個時代就算不認識字,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照樣可以正常的生活。所以張奐很奇怪,為什么年僅2歲的李義會想要教其他的孩子識字,他才不相信是那些孩子們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