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有些暈乎乎的和督瓚等人告別,因為此時他的腦袋里還滿是督瓚的那句“封候拜將”。他并不是沒有想過此戰之后會得到封賞,就好像他在斬殺和連之前說的那樣,和連的人頭將成為他創造未來的墊腳石。但封候拜將?這種程度的封賞顯然不在李義的想象范圍之內。在他看來,用和連的人頭換一個地方實權官職,比如說縣長之類的,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好半響,李義才有些猶豫的問著身旁的蔡邕,“伯喈公,僅憑和連的人頭和王旗,真的能夠封候拜將嗎?”
一句話,頓時讓蔡邕連連干咳起來,好半響才一臉古怪的看著李義嘆道,“僅憑?胡人單于的腦袋和王旗,你以為是那么好拿的嗎?”
“呃……”李義聞言愣了愣,似乎在思考蔡邕這番話的意思。
見狀,蔡邕拍了拍李義的肩膀笑道,“你也知道,北方胡人之中,以鮮卑人勢力最大,實力最強,更別說還數次擊敗本朝,連年南下劫掠的血海深仇了。”
“本朝歷代有不少人以軍功封侯,其中按照制度,斬捕大將之人,賜金2500斤,封五千戶,這些都是明文條例寫在軍功制度之中。單以和連的人頭就足以滿足這一要求。更別說還繳獲了胡人王旗以及斬敵數量等了。”蔡邕輕笑著解釋著。
聞言,李義依然還是有些不敢置信的喃喃自語著,“難道我就這么被封侯了?這么簡單?”
見狀,蔡邕無奈的搖了搖頭,又好氣又好笑的說道,“簡單?如果和連一直躲在草原之中,子康你覺得你有機會斬下他的腦袋嗎?”
“呃……”聞言,李義眨了眨眼,終于從迷糊中回過神來,“這么說,義得謝謝和連單于大人了~”李義帶著一絲調侃笑道。
“哈哈,你確實得好好謝謝他呢~”蔡邕聞言同樣大笑道。
確實,如果不是和連沒事突然跑過來,而且直接就強攻九原城,那李義可能一輩子都未必能見到和連的面,更別說斬敵奪旗了。
“嗯,明天準備一個上好的木盒盛放他的人頭好了。”李義暗自嘀咕著,聞言,蔡邕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不多時,兩人就已經來到了李府門外,卻見一名少女正帶著兩個小女孩在門口等待著,不是蔡琰她們又是誰呢?
“我回來了~”李義看著蔡琰,語氣輕柔的笑道。
“嗯。”蔡琰低聲應著。
兩人默默的對視著,眼神之中,除了面前之人之外絲毫不見旁人的蹤影。見狀,蔡邕卻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悄悄的帶著蔡清和貂蟬返回了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