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青州,濟南國東平陵。
“閣下是……”劉備看著面前這位約莫20來歲的漢子,眼神中爆發出了一陣精光。身為武藝站在頂尖之中的一員,劉備雖然沒有學過什么相人之術,但卻也能夠通過許多細節看出一個人的武藝。
而面前的這位男子,無疑就是武藝不錯的人,不管是那健壯的身材,還是那長滿老繭的雙手,或者那雖然年輕,卻異常銳利的眼神。
“小人復姓太史單名慈,字子義,此次前來,卻是為感謝劉國相資助家母之恩。”太史慈恭聲說著,言畢,就徑直跪在劉備的面前。
“子義快快請起!”劉備聞言,連忙站起身子,走到太史慈的面前將其扶起。
“子義不用如此客氣,備昔日聽聞你的作為,可卻是非常的欽佩,所以在知道家慈的情況后,就派人稍微幫幫忙,卻當不得子義如此大禮。”劉備一邊說著,一邊拉著太史慈走到一旁,將其按在了座位上。
“劉國相率軍平亂,造福于地方,慈昔日那年少輕狂的行為,又怎配得上劉國相的敬佩?”太史慈拱手恭聲說道。
“哈哈,備身為濟南國國相,如今卻依然無法徹底平定黃巾余孽,實在當不得子義如此夸獎啊!”劉備聞言大笑道,同時命人取來酒水與太史慈共飲起來。
兩人不斷聊著,不過基本都是劉備問,太史慈答,而隨著了解的越多,劉備對太史慈也越發欣賞起來。
好半響,劉備忽然問道,“此次子義回來,有何打算啊?”
聞言,太史慈無奈的嘆息道,“不敢瞞國相,慈之前得罪那刺史李使君,所以雖然想要留在青州侍奉老母,卻也……”
“哦?是他啊……”劉備聞言想了想說道,“無妨,子義之事,備早已打探清楚,已經和李使君說過了。所以,子義卻是不用再走了。”
“這……”太史慈聞言頓時就站了起來,一副激動的模樣看著劉備,“這……國相如此,慈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
“哈哈!子義乃是忠義之人,如今青州動亂,可是非常需要子義這樣的人才!而且,這不過只是一件小事罷了,子義卻也不必如此~”劉備聞言大笑道。
“如國相不嫌棄,慈愿意效犬馬之勞!”太史慈聞言立刻拜倒在地恭聲說道。好吧,劉備的話已經說得這么明白了,那太史慈如果聽不懂的話,也當真不值得劉備如此拉攏了。
“好!好!好!我得子義,可謂如虎添翼啊!”劉備聞言,連忙將太史慈扶起笑道。隨后,又喚來諸人將太史慈介紹給他們,其中,張飛卻是最激動的,因為他終于有個看起來能做他對手的人了。
“益德不用著忙,待子義將其家慈接到東平陵居住時,你們再盡情比試不急~”劉備看著張飛的模樣大笑道。
“謝主公!”而聽到劉備的話,太史慈再次感激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