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和聽到李義和郭嘉的對話,那么他那滿腔熱血恐怕會瞬間被徹底澆滅。只是可惜,他沒有聽到,所以在前往薊城的路上,他是那么興奮、激動的在研究如何說服袁紹、劉備等人。
十數天后,劉和抵達薊城,并將劉協的請求以及他和李義的會面告訴了劉虞。
“嗯……以李君侯的名聲,既然答應了,那肯定是不會反悔的。而且其和劉青州、曹府君的交情為父也聽聞過一些……”劉虞撫須沉吟著。
聽到劉虞的話,劉和也跟著連連點頭,這也是劉和為什么會如此容易就相信李義的原因之一。聽起來似乎很難相信,但事實上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名聲,對于許多士子甚至是普通百姓來說,幾乎等同于他們的一切,甚至會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獻出生命。
在當今天下,李義的名聲可謂是天下最高的那一批人,這等人的話,自然是值得相信的。雖然算不上金口玉言,但也算是一諾千金了。
而且在這個時代,失信的代價可是非常大的,如果李義到時候不認賬的話,名聲必定會狂掉,同時,他的那些麾下,百姓們,也會因此而對其產生不信任……
嗯……不得不說,華夏有些東西,到如今似乎已經在絕大部分的人身上看不到了。咳咳!
“只是……為父這邊先不提,那青州的劉使君和東郡的曹府君,想要說服他們參戰,恐怕還得先說服那袁紹啊……”劉虞說到這里,語氣中滿是不忿。
不過也難怪他如此不忿,因為如果沒有袁紹奪取冀州之事,那么現如今,他完全就是聯合天下所有勢力共討董卓的最好機會!
“父君,孩兒愿意親自前往冀州說服袁車騎。”劉和恭聲說道。說服李義,給了劉和滿滿的自信。
只是聞言,劉虞只是不置可否的問道,“忠安打算如何說服?”
“袁車騎乃是袁氏子弟,世代皆為……”劉和聽到劉虞的話正準備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只是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劉虞給打斷了。
“世代皆為忠臣嗎?那袁紹如今的所作所為又有那點算是忠臣?!”劉虞直視著劉和質問道。
“這……”劉和聞言頓時啞然,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劉虞。
是的,袁紹如今的所作所為,又哪里算是忠臣呢?因為不管那韓馥是不是真的想要退位讓賢,在沒有朝廷的命令下就任冀州牧,和造反又有什么區別?這件事情就連身居皇宮中被幽禁的劉協都明白,劉和又豈會不清楚?
見狀,劉虞搖了搖頭道,“這樣吧,你就告訴那袁紹,只要他愿意與劉使君等人講和,朝廷就會承認他冀州牧的身份。”說到這里,劉虞頓了頓,表情中透露著一種異常復雜的神色,不過沉吟片刻后,他還是沉聲說道,“另外,再告訴他,我會解決公孫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