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奈,他陪著孫堅一路走來,歷經了無數的戰爭才將孫家帶到今天這個地步。可隨著孫堅的死,孫靜似乎已經看到了孫家那本就不是太穩固的地位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了。
昨夜,他坐在靈堂中一直在苦思冥想,想要找到破局之策。只是想來想去,卻也想不到什么辦法。就像之前周瑜和孫策說得那般,孫策實在太小了,小到就算袁術非常喜愛孫策,卻也不敢讓他繼承孫堅的位置。
而孫靜呢?又沒有孫堅那般的才能,治理一下后方還行,但行軍打仗?只能呵呵了。到時候,袁術定然會派大將趕來南陽支援,而孫堅留下的舊部,很大可能就此被留在南陽,并最終變成袁術的麾下。
聽到孫靜的話,孫策頓時就將自己昨夜與周瑜商議的結論與孫靜解釋了一番。聽完,孫靜看了看孫策,又轉頭看了看周瑜,好半響忽然感嘆道,“阿策,你有一個好兄弟啊!”
聞言,孫策和周瑜兩人對視一眼,隨即露出了一絲微笑。嗯……一切盡在不言中。
想了想,孫靜就看著他們點了點頭道,“我同意了,等下我就為你舉行戴冠儀式,至于阿瑜你……”
“我與阿策乃是兄弟!雖然與禮不符,但如今形勢嚴峻,卻也顧不得那么多了。所以瑜懇請三叔父為我和阿策同時戴冠!讓瑜能有正式的身份幫助阿策!”周瑜恭聲說道。
“好!”孫靜聞言也不多言,立刻派人請來朱治等人。不多時,所有孫堅的舊部紛紛到場,僅有祖茂因為連夜率軍趕往析城支援程普,所以沒有參加。
“小主公要行冠禮?!”眾人聞言有些驚訝,隨后看了看表情嚴肅的孫靜,又看了看一旁雖然一臉疑惑,卻沒有開口的朱治,頓時又安靜了下來。孫靜乃是孫堅的兄弟,朱治又是資歷最老的一批人,他們都如此,其余人卻也沒什么好說的。
因為情況特殊,所以冠禮儀式很是簡單,而兩人的字,也是孫堅以及周瑜之父周異早早給他們定下了,所以很快儀式就結束了。
而在儀式結束后,孫靜就默默的走到了一旁,與呂范等人同列。而周瑜也走到了另外一邊,與朱治等人同列。見狀,眾人心中疑惑不定,不過還是將目光聚集在了孫策的身上。
對此,孫策沒有任何的畏懼之心。他只是靜靜的站在他們看著眾人,從他們的臉上,孫策看到了許多關心、鼓勵、猶豫、迷茫、疑惑、冷漠……
“正如阿瑜……公瑾所言,身在南陽,將是弊大于利啊!”孫策心中暗想著。這些人中,除了孫堅的嫡系之外,還有許多是在南陽招收的麾下以及地方官吏。
想到此,孫策看著眾人突然高聲說道,“我孫策孫伯符!從今天起,正式接過父君留下的一切!不過我尚且年幼,許多事情也不是太清楚,還請諸位能夠向幫助父君那般幫助我……在此,先行謝過諸位了!”說著,孫策就對著眾人作了一個大揖。
見狀,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就聽到孫靜、周瑜兩人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屬下定然誓死效忠主公!”
而看到兩人的作態,一旁的朱治、孫河等孫堅的嫡系也緊跟著跪了下來大聲附和道。見狀,那些不知所措或者因為孫堅的死而心生其他想法的官吏,也連忙有樣學樣高聲喊道。
聞言,孫策又拜謝了眾人,客套了兩句后,就讓眾人退下,只將孫靜、孫河、朱治以及周四人留下,并把之前與孫靜說過的話與孫河兩人說了一遍。
聽到孫策的話,除了早已經知道的孫靜,孫河和朱治頓時用震驚的表情看著周瑜,好半響,孫河才驚疑的說道,“早就聽族父言道,阿……公瑾乃是天下稍有的少年英才,想不到竟然在一夜之間就想出了這等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