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荀彧等人聽到李義之間,一時間卻也不知所措。要知道這可是即王位啊,怎么可能從簡?
“嗯……就用報紙宣告天下好了,其余的,也不需要什么了。天下諸侯王那么多,何必那么隆重?有那些閑錢,不如用在部隊和百姓的身上。”李義淡淡的說道。
聞言,荀彧等人頓時猜到了李義的想法,連忙再次高喊道,“殿下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著想,實乃天下萬民之福!”
月末,李義即王位的消息傳遍天下,一時間,李義治下百姓紛紛掛燈結彩以示慶祝。而李義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將,更是紛紛寫信向李義祝賀,順表表示一下忠心。
不過在外人看來,李義墨跡了這么久才稱王,可實在是太過于虛偽了。
“不愧是子康啊,行事起來可謂是滴水不漏,讓人絲毫拿不住任何話柄。”曹操看著手中情報感嘆著。他稱王,是不得已而為之,不然的話,在三國聯盟之中就得低人一等。
可李義呢?明明必須稱王以對抗這邊的三國聯盟,但李義就是不急,硬是讓領內百姓、官吏全都集體請愿,他才即王位。在曹操看來,這才是稱王應該有的局面。
“主公,趙王如此得民心,實在是讓人膽寒啊……”賈詡幽幽的說道。語氣之中還有一絲慶幸,如果自己當初真的跑去投靠李義,恐怕早就被李義拿出刷名聲了吧?
“哈哈,這種事情羨慕不來的~子康的手腕,就算是昔日周公那也是遠遠不及~”曹操聞言大笑著。只是話雖然這么說,但他的語氣中卻充滿了羨慕。
同樣羨慕的還有劉備,“如果我治下的百姓能夠像這般忠心于我,何愁天下不平?漢室不興?”劉備搖頭感嘆道。
這些年來,他兢兢業業的治理領地,廣施善政拉攏民心,也得到了一個仁政愛民的稱號。只是和李義相比,這個稱號的含金量顯然要差得很遠。最少,劉備可不覺得自己如果坐在李義那個位置上,會有這么多的百姓請愿請他即王位。
“父王不必如此,這不過只是趙王所使的一些手段罷了。如果沒人推波助瀾,又怎么可能起到這種效果?”諸葛亮見狀勸說道。
只是雖然嘴上這么說,但諸葛亮那不斷閃爍的目光,卻暴露了他的內心。因為他非常清楚,就算暗中使人推波助瀾,也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恐怖的效果。
畢竟,亂世之中的百姓,歸屬感其實是最差的。就好像劉虞,昔日同樣是愛民如子,可最后呢?還不是被公孫瓚給奪了幽州?雖然后來幽州到處都是叛亂,但卻是發生在閻柔和烏桓人一同叛亂之后的事情!在那之前,他們還不是老老實實的屈于公孫瓚的統治之下?
而且從司隸那邊打探到的情報中,諸葛亮更是看到了許多他想都不敢想的細節。而這些細節,也讓他越發體會到了他們即將面對的,到底是多么強大的敵人。
“不過就算如此,最終一統天下的人,必定會是父王!”諸葛亮心中暗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