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疾病,病人多半是有一定認知的。急診接到的病人有很多是意外所致,對自己的狀況并沒有相應的認識,多以醫生的意見為準。
楊老板遲疑的看向熊醫生。
身在醫療機構,病人是非常容易受到醫生左右的。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自身又面臨著或大或小的危機,因此輕易就會被專業或看似專業的人士影響。
對楊老板來說,正常應該是去大醫院處理傷口的,但是,抱著流血的傷口顛簸十公里,顯然還是有些令人畏懼的。
相比之下,熊醫生就更加懷疑了,稱呼都變了,道:“凌然,咱們還是以穩妥為主……”
不等他說完,凌然已經手持鑷子,操作了起來。
楊老板“哎呦”一聲,就喊了起來。
“清創以后再打麻藥,不容易二次感染,忍著點兒。”凌然說著,又轉頭笑道:“娟子姐,麻煩給拿2%的利多卡因,稀釋到1%。另外多準備一點雙氧水和絡合碘。”
清創縫合基本都是一致的流程,凌然也沒有多生枝節,就按部就班的操作起來。
娟子見熊醫生沒有反應,也就照做起來。
實際上,凌然都動起剪刀了,熊醫生想反對都得猶豫再三。
若是正常狀況下,他多考慮個半分鐘一分鐘的,也沒有什么關系。
但在凌然的大師級對接縫合的技術下,一分鐘漫長的足夠縫幾十針了。
要說起來,楊老板受的真不能算是小傷,肌腱斬斷是會影響到手部功能,若是縫合的不好,以后握持無力,以至于不能做精巧性工作都是有可能的。
假如將他送往云華醫院的急診科的話,主治醫生的意見多半是送往手外科處理。
就醫生的角度來說,楊老板的傷勢,其實是比被砍傷的花臂大哥嚴重的。
不過,對凌然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差別。
他所掌握的大師級對接縫合法,比云華醫院大部分的醫生都要強,而且要強的多。
縫合肌腱,對云華醫院的急診科大夫是個挑戰,對手外科來說,就是普通業務了。
而對凌然來說,更是輕而易舉。
楊老板是開削面館的,十幾年來,都是靠手藝吃飯的。換言之,他需要一只功能完整的手來工作。
送到醫院,他有可能得到較理想的縫合,但也有可能只得到平均水平的醫療服務。
凌然相信,自己的技術,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負面幾率。
他縫的很認真,速度比急診室里的時候還慢一些,但效果卻是拔群。
“縫好了,我現在給你包扎。傷口不要見水,記得換藥……”凌然照常叮囑了一遍。
旁邊的熊醫生早就看傻了,心道:云大醫學院真有這么牛?
就他所知,醫學院的實習生畢業,到醫院做兩年規培生,再做兩年的住院醫,說不定都不能獨立做這樣的縫合。
凌結粥就直接多了,搓著手興奮的道:“兒子,你這個水平,夠資格來咱家診所坐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