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要5分鐘完成清創,2組和4組也報一下。”王海洋詢問其他人的進度,以確保整臺手術的進度不至于落后。
2組的副主任醫師郭建明緊盯著下方,喃喃道:“我馬上也就清創完成了。”
凌然跟著自動自覺的報告:“骨頭馬上做完,我準備做內固定。”
正準備開始接骨的副主任醫生費舟愣了愣,強忍著沒有抬頭。
看別人的操作并不會提高自己的速度。
費舟也是手術室里熬出來的副主任醫生,一邊繼續操作,一邊提醒自己:先快不是真的快,他可能只是擅長清創或者接骨。
馬硯麟則是緊張盡去。
身為規培醫,他入職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不同的科室流轉,以至于并不是很了解手外科的狀態。
被凌然拉過來的時候,馬硯麟滿腦子都擔心出錯,生怕拖了后腿。
然而,眼前的手術,與他在急診的手術室里,進行的幾乎是一模一樣。凌然既沒有刻意加快速度,也沒有猶豫不決。
馬硯麟就照著之前的方式操作,不僅手術進行的順順當當,進度還一點不慢。
更讓馬硯麟意想不到的是,其他人的進度,竟然遠遠的落在了后面。
馬硯麟以百多次tang法,數次斷指再植的一助的身份,默默的觀察同時進行的四臺手術,赫然發現,本組的手術是最順暢的。
清創,還是以前的清創方式,接骨,還是以前的接骨方式,肌腱縫合,還是以前的肌腱縫合方式,血管吻合,還是以前的血管吻合方式……
馬硯麟一邊想一邊做,等停下來的時候,一根手指卻是接近完成了。
“縫皮交給你了。”凌然與在急診科里的時候一模一樣,照例將最后的步驟轉給了馬硯麟。
馬硯麟也習慣性的換了位置,等他站到主刀位的時候,才猛然注意到四周的目光。
那是怪異、計較、無奈、憤慨、不爽、驚訝和難以置信的目光。
短短的一個小時,給成人做斷指再植都不夠,何況是年僅5歲的兒童的手指。
當此時,王海洋剛剛開始血管吻合,費舟的血管吻合做了一半,最慢的二組郭建明副主任,還在肌腱縫合的步驟掙扎。
要說的話,他們的速度是相差仿佛的,快的比慢的,也就節省了不到20分鐘的時間。
但是,他們距離手術完成還有很漫長的工作要做,至多完成了全部工序的二分之一……
馬硯麟能說什么呢?
他甚至連一個表情都不敢露出來,只是深深的低下頭,抓著一只持針器,靜靜地縫皮。
此時此刻,馬硯麟突然有些想念呂文斌,在急診科,每當一個手術完成的時候,呂文斌總會端出他鹵的豬蹄,填補眾人的消耗。
手外科的手術室卻寂靜的可怕,連一碗配咸魚的粥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