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急診科的手術室,無菌標準向來不高,手外科也是如此。畢竟,病人每次入內的時候,都不可能對其做徹底的清潔。
神經外科做顱腦的手術室可以,心胸外科的手術室也可以較好的杜絕外來污染物,急診科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手外科同樣沒有。
同樣不會有高潔凈度手術室的還包括普外科,當一包屎噴到房頂的時候,任何高潔凈度手術室都要抓瞎。
凌然照例先閱讀核磁共振片。呂文斌和馬硯麟一起解開包裹在患者手上的毛巾,并嘗試著清理患者非手術位的油污。
等凌然讀好了片子回來,再接著進行清創。
只見他的腰和頸部保持挺直,雙腿分開,肘和腕部都被穩穩的支撐著,精神高度集中……
呂文斌和馬硯麟都是邊看邊學。
外科醫生里面,最注意術姿(手術姿勢)的就是顯微外科。因為顯微外科是典型的體力外科,需要長時間的專注不說,身體的負擔也是極其嚴重的。
沒有一個良好的術姿,顯微外科的醫生不等成名成家,自己就該上手術臺了。
“燈低一點。”凌然命令了一句,巡回護士立即過來,將患手一層的照燈往下壓了壓。
照燈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溫度。
斷指再植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手部的溫度,一旦血液溫度降低的太厲害,再植的斷指想要成活就很困難了。
與此同時,麻醉醫生蘇嘉福也打點起精神,隨時關注著監視器,時刻準備處理血管痙攣和血液凝結的問題。
在手術室里,除了肝素以外,醫生還可以使用數支罌粟堿,后者的抗凝效果更突出,屬于超級有效的特效藥,在很長時間里,大概都無法被淘汰。
“今天采用逆行法。”凌然做完了清創,也就做出了決定。
順行和逆行是相對于縫合的順序來說的。
所謂順行,是先固定骨關節,再縫伸肌腱,然后指背肌腱,指背皮膚,再縫屈肌腱、動脈和神經,最后指掌側皮膚縫合。可以看做是先易后難。
逆行基本就是反過來,縫好了最難的動脈、神經和屈肌腱,再做關節和伸肌腱等。
新人做手術一般都是順行,能夠一步步的完成更多的步驟,并一步步的建立信心。逆行就屬于較為高端的操作了,只有少數醫生才會采用。
凌然如果只是大師級的斷指再植,或許就會只掌握順行法,也就是現在的完美級,才讓他能熟練的使用逆行法。
順行逆行在結果上沒什么太大的不同,區別主要是醫生的習慣、患者的狀態,以及對風險的掌控能力。
就撕脫性的傷口來說,骨關節的固定相對更輕松,動脈和肌腱再植就是重中之重了。
凌然和馬硯麟各在雙人雙目顯微鏡的一邊,呂文斌則自用一臺高倍顯微鏡,自右手臂的上游,截取病人自體血管,以供移植。
動脈要移植,靜脈也要移植,皮瓣更要大面積的移植。
這一根手指,三人做了2個小時,才做完了最難的部分。
“再裝一個10-0。”凌然稍有些疲憊,眼睛卻沒有離開顯微鏡,生怕丟失視野。
嗤。
手術室門被打開了,劉護士笑盈盈的進門:“你們出來了記得領雞蛋啊。一人一盒土雞蛋,一盒咸鴨蛋,副主任以上有多一盒4個的土豆。”
停頓了一下,劉護士又道:“凌醫生,霍主任讓你領他的那份。”
“哦。”凌然依舊沒有抬頭。
呂文斌和馬硯麟同樣如此。
劉護士早就習慣了,笑呵呵的又去隔壁手術室通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