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天祿一條血管一條血管的認真檢查。
一助就是給主刀查遺補缺的,或者說,有資格給主刀查遺補缺的一助,已經是受到重視的一助了,應當感到開心才對。
紀天祿沒有開心的想法,佩服卻是有一些了。
檢查起來都這么累的血管,縫合起來有多累?
他本人以前是做骨關節的,其實并沒有大量縫合血管的經驗,這邊查索的過程,才漸漸的意識到里面的復雜。
凌然建立的通路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條環路,而是考慮到了有血管縫合不完美的情況——即使幾率很低,可是,考慮到縫合的斷點如此之多,若是只有一條環路的話,那只要一個斷點出現問題,縫合的整套通路就毫無意義了,等于是將困難提升到了斷指再植的水平。
做多了斷指再植的凌然深知這樣的通路所受到的限制,因此,他做出來的通路更像是一套立交系統。單純的為建立備用血管是沒用的,因為有時候可能是系統性的損傷,例如恢復期跌傷或撞上或扭傷,都有可能造成備用系統同時損壞。
所以,縱橫交錯又能互相取代的血管通路,是凌然設計的重點。
這讓縫合的更加艱難了,但是,也展現出了方案所不具備的安全性。
等凌然回來,已經檢查到脖子發疼的紀天祿連忙道:“血管縫合沒問題了,我覺得這一條通路的安全性就足夠了。”
言下之意,不用再做備用通路了。
凌然不置可否,重新穿戴整齊,換上了新的手套,道:“放開來看看。”
兩人重新坐回到顯微鏡下,凌然輕輕的松開了卡住脛后動脈的夾子。
血流涌過,通暢,且并無滲血。
“沒問題了?”呂文斌亦是相當的緊張。
凌然的眼前,卻是展出了任務提示:
任務“嶄露頭角”:完成度75%。
75%的完成度,意味著劉威晨的跟腱功能,可以恢復大約75%,以侵入性手術來說,這個恢復比例是很不錯了,而且,后期的復健和鍛煉,若是做的好的話,還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但是,以七成五的跟腱去參與世界級的競賽,那肯定還是不夠的。
只能說,目前的手術做的不錯,但并未發生奇跡。
“再建備用通路。”凌然不再有絲毫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