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成“恩”了一聲。
中國特色的飛刀,在某種程度上,又是一次社會自我管理的嘗試。
國內的醫保,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限制流動的。
不僅本省的醫保只能在本省用,有的地方,還限制病人要先在地區的定點醫院看病,繼而轉診。
這意味著,一些不適合轉診的小病,比如闌尾炎、膽囊炎、跟腱修補術等等,要想用醫保的話,就只能在地方三甲、二甲,哪至于二乙級水平的縣醫院治療。
盡管醫生和醫保制定者,總是期望小病小醫院看,大病再來大醫院。
但是,對于病人來說,為什么就一定要在小醫院里被高考450分學中西醫結合,考不上研究生,被迫只能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當地醫院混吃等死,既不愿意學習,又想賺點耗材錢,靠著熬資歷升上去的主治醫生練手呢?
誰的膽囊結石不是自己的人寶來著。
就算是最基礎的產前篩查,大醫院的醫生們能看出的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是小醫院的醫生們的成百上千倍。
飛刀變相解決了異地醫保的問題。
最好的醫生可以在不那么差的地方醫院里執行高難度手術,或普通難度的手術,用的還是休息時間。飛刀的高昂收入,又修彌了醫生們的經濟和尊嚴……
哪怕是馮志詳這樣的高端教授,偶爾也是要出來做做飛刀的,總不可能每月靠著萬把塊的工資和萬把塊的醫藥費生活。
兩人在飛機上聊了一會病例,就算是做了術前會診了。
馮志詳年紀大了,很快蓋著毛毯睡了過去,負責主刀的郭明成多看了一會資料,再小睡片刻,飛機就落地了。
二人都沒有帶行李,出了到達廳,就見到了高舉的“馮志詳教授”的牌子。
“是丁帆的家屬吧。”收拾停當的馮志詳看起來氣派堂皇,一點都看不出老人的遲緩。
“對對對,我是丁鐘。馮教授,咱們在京城的時候見過面,世紀天佳的李總介紹的。”丁家老二攀著關系。
馮志詳微笑點頭。
在他這個位置上,人托人的關系是最常見的,尤其是要做肝臟切除了,那都是人命關天的事,對一家老小來說,是要盡其所能,尋找一切關系的,對此,馮志詳也是能夠理解的。
而且,丁家老二說的世紀天佳的李總,他也確實是有些印象的。因此,雖然對眼前的中年男人,他沒有什么印象,還是露出了些微的笑容。
“丁先生,你好。”馮志詳輕輕握手,道:“咱們先去醫院,路上邊走邊聊,可好?”
“好的好的。”丁鐘見馮志詳還算好說話的樣子,悄悄松了一口氣,再拿出生意人的練達,摸著馮志詳的邊兒聊天。
等到了車上,馮志詳的表情已經非常舒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