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外科醫生到了手術臺上,喜歡的還是閑聊。
講課這種事,那絕對是要看心情的。
今天要不是凌然在聽講,王海洋才懶得多說。
不一會兒,手外科的醫生陸陸續續的進門來。
巡回護士焦頭爛額的劃線并控制人數,到最后,項學明等實習生就被趕了出去。
王海洋只要有人來崇拜自己就行了,不停的換人感覺更爽,說話的聲音都提了起來:
“小孩子的血管,本來就不好縫合,這個小病人今年才10歲。這么小的年紀,做異位寄養的也是不多見的。”
“咱們醫院做過的年紀最小的異位寄養應該是7歲,效果怎么說呢,比較一般。當初的手術條件也不能和現在比,現在的顯微鏡都比以前好看了。就是我的眼睛老了……”
“這個手術預計3個小時哦,該排尿的排尿的,不許尿到我的手術室里。開玩笑的,尿到紙尿褲里允許的啊,量別太大了,滴地上了自己舔干凈。”
凌然聽著王海洋的話,邊做邊思考。
隨著手術進度的推移,他對手術更加熟悉,也就更加的游刃有余了。
手術的壓力降低,帶來的就是思考的增多。
凌然也不指望系統派一個異位寄養的技能給自己,那就要自己認真學習——實際上,大部分做異位寄養的醫生,都是趕鴨子上架的。
這種手術的量太小了,做個三五例的,就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稱自己是專家了。
當然,做的多的也有。但異位寄養終究是手外科的手術,更適用于急診,就算是做成熟手,沒有同類手術的空窗期也可能很長。
就凌然目前的水平,已經比大部分做過此類手術的醫生都要強了,只是比熟手們欠缺些經驗。
“寄養部分的血管和手指的血管要匹配。易于顯露,有利于后期的手術。”
“皮瓣的厚度和顏色,也盡量要考慮進來。”
“供區不用考慮太多,我們就切這么一小塊,對供區的影響很小。”
王海洋說的無比興奮,手里的動作都加大了。
四周圍的醫生們,也是盯著手術和做手術的凌然看。
幾名躲在后面的小實習生,看不太清楚手術區,就看著凌然,小聲的咬耳朵:
“凌醫生做手術是確實帥。”
“你看凌醫生拿鑷子的樣子,哎,你看,好有感覺。”
“你看看人家的站姿,要我說,就該外放凌醫生做手術的畫面,什么醫患糾紛都沒有了。”
“醫患糾紛只會更多吧,肯定會有綠茶婊咒死自己老公,然后起訴凌醫生要求結婚的,情節我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