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另一頭的師兄哈哈的笑道:“你不說我也準備過去云華一趟的,但不是看凌然的手術,是看你的肝移植。”
“我的肝移植有什么好看的……”
“你這家伙,昌西省都沒怎么做過肝移植吧,你這也是為他們填補省內空白了呢。我看老板的意思,說不定真的讓你開展肝移植的手術呢……”
“真的?”
“開個項目總沒問題的,不開白不開,對吧。”
“我本身還是更想做心外,肝移植只是……”
“不影響你平時的工作,你總是要評杰青的嘛,不能光守著心外的一畝三分地,工作范圍擴大一點,老板也好幫你運作。”師兄一說這個,魏嘉佑立即就認了下來。
在中國的科研體系下,簡稱杰青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僅次于院士的重要臺階,也是成為院士的必由之路,與長江學者,萬人等平行項目統稱為“大帽子”。
目前來說,只有在48歲前搶到了大帽子,才有成為院士的資格。
到最后,可能只有低于10%的杰青,能夠真正成為院士。
不過,即使不能成為院士,杰青所能帶來的資源也是極其龐大的。不管是想要做985高校的二級學院的院長,還是想要在頂級醫院里站穩腳跟,杰青都是最鋒利的茅,最堅固的盾。
即使魏嘉佑的醫術極好,他也必須要參與到搶帽子的游戲中去。
這是中國的學者們都不得不參與的游戲。最頂尖的學者爭取院士的頭銜,一流的學者搶杰青,長江,千人等大帽子,年輕的學者還有優青,青年長江,青年千人等小帽子可搶,也必須搶。
如果不搶帽子,搶不到帽子,別說在學界里不好混,就是在自家的團隊里,都會有許多麻煩。
魏嘉佑趕在35歲前拿到了優青,不算早也不算晚,距離杰青的截止年齡雖然還有13年,但說實話,現在開始準備,已經不算早了。
學者們最擅長的,就是隱忍不發布長局了。
魏嘉佑掛掉電話,對科研的煩悶一閃而過,腦海中不自覺的開始轉悠起明天的手術來。
一場順利的,優質的,高難度的手術,能夠打破一切壁壘,這是魏嘉佑多年實踐的經驗。
他相信,明天的肝切除手術,也會幫助自己,繼續開拓道路,豎立形象。
“明天,我要擦雙倍的古龍水。”魏嘉佑思考著手術與形象,漸漸陷入了夢鄉。
一只蚊子盤旋在酒店的陰暗角落中,猶豫著,猶豫著,最終,義無反顧的飛出了臥室。
就為了一口吃的,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