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放心了,其實這次來,是想懇請大明出兵攻打日本的,不過先調解談判也好,打仗終究需要謹慎。”朝鮮使者接著又坦白地說道。
“這一仗,朕看是在所難免。”朱翊镠早就有一種預感了。
即便拋開萬歷年間三大征之一,以日本人現在耀武揚威喜歡到處插足的姿態,這一戰也不可避免。
況且,朱翊镠還痛恨日本人,早就想收拾收拾他們。只是最近兩年忙于邊患,又沒找到一個很好的借口。
但從未放棄準備。
從設立臺灣行省,到打擊日本海上勢力,再到告誡朝鮮防范日本,遼東也籌備水師可以說一直都在準備。
很快,李成梁急匆匆地趕來了。
他一來就直問道“陛下,是要與小日本干仗去嗎”
“李總兵看先派誰去調解一下,如果日本不聽,再做下一步打算。”
“好,臣擔心其他將領或許無法完全領會陛下的意旨,以臣之見,還是臣親自去吧。”李成梁主動請纓。
“這樣也好。”朱翊镠點了點頭,李成梁現在確實已經如同王象乾一樣,對他的各項決策有了清醒的認識。
由李成梁去,當然更好了。
朱翊镠也更放心。
“那李總兵就隨兩位使者去吧,率領一支遼東水師,走水路去。”
“臣遵旨。”李成梁答應一聲,“不知陛下還有什么特別的囑咐”
“警告日本不要伸手太寬插手他國事務,不能侵犯他國領地。”
“明白。”
這樣,朱翊镠就派李成梁去調解。
待李成梁與朝鮮使者離開后,王象乾又問道“陛下,日本侵犯朝鮮,其用意真的是針對大明嗎”
“朝鮮國弱,確實不是日本對手,日本狼子野心,也不是一個朝鮮國就能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想以他們為主導以建立一個共榮圈。”
“小小島國而已,為何卻有如此大的野心”王象乾不禁搖了搖頭。
“或許這就是他們不安心的性子吧。”
“可他們曾經也是我們的附屬國呀。”
“孩子多了,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總會有不討人喜歡的。”
“陛下希望戰還是和”王象乾直截了當地問了一句,心想皇上很快就要離開遼東,以后日本肯定還會興風作浪。
“朕當然希望和平,但日本恐怕不吃點虧,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所以朕還是堅持原來的主張,與日本一戰恐怕在所難免。”朱翊镠也沒轉彎。
王象乾點了點頭,其實皇上的態度他清楚,只是為了再確認一次。
看來,皇上堅持要戰,不戰似乎不能讓小日本收回他們的狼子野心。
李成梁這次主動請纓,十有八九也是想到這一點,怕派其他將領去不能完全領會皇上的旨意,從而與日本調解時作出讓步,那日本就會得寸進尺。
確實,王象乾感受頗深,想著皇上與原女真族各部,還有蒙古族各部,每當提到戰爭時,總給人一種猶猶豫豫不忍心打的感覺。
可對日本卻表現出了超強的戰斗欲望,給人一種不打不足以解憂解恨的感覺,那離戰爭還能遠嗎
好在王象乾也不怕,心理上早就做好了準備,軍事上自有李成梁。
如今不光是遼東軍可以參戰,而是整個東北軍區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