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與司禮監幾乎同時收到消息。
所以此時的申時行也正在考慮,是否需要做點兒什么,但又確實沒有收到皇上的任何指示。
見一向有主見的王安來了,申時行像是看到救星似的。
然而這次讓他失望了。
王安也束手無策,如果這一戰非打不可,那地點可是在朝鮮海峽。
距離遠,又是海上,問題太多,顧慮太多沒有一點有利于大明。
這仗還怎么打
所以兩個人交涉一番后,都不禁搖頭嘆氣,只好一道前往張大學士府,希望張居正能為他們指點迷津。
雖然他倆都能理解皇上為什么一定要抗日援朝,但對于朝鮮海峽戰役,卻是茫然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張居正在分析局勢之后,倒是很輕松地給出了一個建議既然皇上沒有旨意傳來,那就不用管了。
至于理由也只有一個相信皇上。
申時行與王安從張大學士府出來后迫切而問了對方同一個問題。
“要無條件相信皇上嗎”
然后兩個人都彼此點了點頭,因為除了相信,確實別無他法。
皇上沒有旨意,難道讓他們主動出兵開到朝鮮不可能吧
王安很快又回到坤寧宮復命。
“申先生與張先生都怎么說”鄭妙謹見王安回來,迫不及待地問道。
“娘娘,申先生也很迷惑,張先生說什么都不用管。”王安如實回答。
“不出兵也不出錢嗎”鄭妙謹問。
“是,張先生說既然沒有收到任何旨意,那只能相信萬歲爺。”
“張先生很自信”鄭妙謹又問。
“反正奴婢看來,張先生很自信,只是沒有給出任何相信萬歲爺的理由。”王安小心翼翼地回道。
“那你覺得呢”
“奴婢相信張先生的判斷,畢竟恐怕沒有人有張先生對萬歲爺那么了解,尤其是軍事上。”王安道。
“也不需要我們做任何準備嗎”
“張先生說沒必要,倘若開戰,且看戰爭的結果,再便宜行事。”
“申先生也同意”
“嗯。”王安點了點頭。
“那就這樣,反正我們在這邊干著急也沒用。”鄭妙謹沉吟片許后給出指示。
“無論勝敗,張先生都擔心會激起反戰的情緒,畢竟肯定有許多人并不理解抗日援朝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讓陳公公利用東廠,適當控制一下輿論吧。”鄭妙謹吩咐道。
“奴婢遵旨。”
“還有,務必確保遼東那邊的消息傳遞及時,以方便我們第一時間作出反應。”鄭妙謹又進一步強調。
“奴婢明白。”
正說著,近侍又稟報說,司禮監掌印陳炬來了,有要事求見。
“來得正好,傳”鄭妙謹正想著讓陳炬親自來一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