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自認倒霉了。
此時的朝鮮海峽上空硝煙滾滾,戰艦被摧毀,日軍驚慌失措。
令他們雪上加霜的是,一直等待的李成梁,領兵很快殺到。
在一片混亂中,大明與朝鮮聯合軍先是向他們開炮、放箭,而后又有大量水手趁熱打鐵,直接上了燃燒中的戰艦與他們廝殺慘不忍睹。
其實在日軍遭遇空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看清楚了這一戰勝負已分,就看怎樣能將傷亡損失減到最小。
日軍確實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人飛上天來襲擊他們
不過雖然遭遇不明所以的重創,日軍戰斗力仍然不容小覷。
剛開始遭遇聯合軍襲擊時,因為尚未從驚慌失措中緩過神來,所以日軍大有潰不成軍之勢。
確實被殺得節節敗退。
但他們很快又振作起來,畢竟上空的襲擊早已經停止了。
然而,正當他們再度振作時,發現又有一支莫名的水師攻擊他們,不知從何方來,卻打著大明的旗號。
以李成梁為首的遼東水師同樣感到詫異,因為來的這支水師戰艦上的武器裝備類似于日本的洋槍大炮,而且威力似乎更大,卻打著大明的旗號
李成梁還以為這是皇上的安排呢。
如此一來,好不容易稍有振作的日軍又被打得落花流水找不著北。
最后不得不抱頭鼠竄,成百上千的日軍不是被殺死就是被淹死。
鮮血幾近燃遍了朝鮮海峽。
這一戰,以日軍一敗涂地而告終。
除了死去的,還有少數逃走的,被俘虜的日軍有兩千多人。
自報姓名之后,李成梁才知,原來這支打著大明旗號的勁旅竟是出使他國歸來的水師,領頭人正是鄧子龍將軍。
兩人原來是一北一南兩位將領,并未謀面,但彼此聽說過對方的事跡,此刻見面如同神交已久,相互欽佩。
李成梁又從鄧子龍口中得知,原來鄧子龍出兵來助,不是皇上的圣旨,而是皇后娘娘的懿旨。
此時此刻想必皇上還不知情呢。
但無論如何這一場仗打得漂亮,大明與朝鮮幾乎沒有什么損傷。
而反觀日軍,可謂損失慘重。
李成梁心想,早知道有鄧子龍領軍來助,即便沒有飛球隊空襲,也可與日軍一戰,而且勝算極高。
瞧瞧鄧子龍領導的水師武器裝備就知道,比日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李成梁暫時還沒有與鄧子龍詳談,但李成梁也知道這是鄧子龍出使他國的成果之一。
但日軍之所以很快潰不成軍,主要還是因為先頭遭遇空襲,既傷了他們的人,又毀了他們的戰艦,關鍵還令他們軍心大亂。
等到李成梁領軍趕到時,日軍基本喪失了戰斗力。
再等到鄧子龍領軍來,日軍就毫無還手之力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
所以此戰大獲全勝最大的功勞,還是屬于飛球隊的空襲。
鄧子龍的到來只能算“錦上添花”。
這一點鄧子龍也驚嘆不已,因為即便沒有他領軍來,日軍也將潰敗。
看來皇上早已經胸有成竹,是皇后以及京城的官員多慮了。
皇上坐在遼東,就可以輕松搞定小日本嘛,不管是不是海戰。
這樣看,鄧子龍感覺增援遼東水師似乎就成了“多此一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