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朱翊镠啟程回京之日,終究還是沒有等到朱八戒等人的任何消息,原本海上搜尋隊伍就已經撤回來了。
女真族、蒙古族的問題,已經按照朱翊镠預計的方向改造成功了。
對俄羅斯、朝鮮的邊界,也已經確定下來,對日本也算是警告過了。
可以說,這趟遼東之行,趨近于完美,遺憾是沒有帶朱八戒等人回去。
啟程回京之日,遼東大大小小的官員原本都要來送行,可被朱翊镠拒絕。
這個時代的交通又不發達,來來回回太耽誤事兒,最后只答應讓遼陽的官員來送即可,就連戚繼光、王承勛、舒爾哈齊、孫守廉等人都沒讓來。
除了徐文穎與王姽婳帶著孩子乘坐兩頂大轎,其他人都是騎馬。
包括朱翊镠自己在內。
轎子里頭一應俱全,有床有廁所有服務的近侍,如星級賓館一樣。
徐文穎來時可不是這樣。
這樣安排只是為了孩子。
原本安排朱翊镠也是坐轎的,可他不依,還是與眾將士們一道騎馬。
回京的時候肯定不像來時快,朱翊镠預計行程在二十天到一個月之間。
反正也急不來,兩個孩子還太小。
只是因為離京一年多,遼東那邊又基本穩定下來,是該回去了。
不能將京城的重擔,就這樣一直交給鄭妙謹與申時行扛著。
如今鄭妙謹又懷有身孕,不能太過操勞,而申時行身子不太好,總是感覺壓力山大,兩鬢幾乎全白了。
回京后指定能讓他們放松。
塔娜自然跟隨徐文穎一道進京,這時還在大轎里充當近侍。
土謝圖汗奧巴與哱云一道,也跟隨進京了,只不過差別在于哱云是心甘情愿,而土謝圖汗奧巴是被逼的。
塔娜希望她弟弟進京,是擔心她弟弟回去又做與朱翊镠對著干的事,所以有心將弟弟帶在身邊。
這樣總比將弟弟軟禁起來好。
況且如果弟弟與皇上對著干,那她要嫁給皇上的希望更渺茫了。
而站在朱翊镠的角度,也不希望土謝圖汗奧巴回去,這家伙還年輕,感覺心里反明的火焰并未熄滅,只不過眼下找不到機會所以忍著而已。
這是朱翊镠的直覺,所以也傾向于帶土謝圖汗奧巴進京。
李永芳也跟隨進京了,這位歷史上第一位投降大清的明朝將領,命運就這樣被朱翊镠不知不覺中改變了。
田義自然不用說,當然回京。在遼東時尚不覺得,回去他才想起原來還是司禮監頭號秉筆,且兼任東廠提督。
曾經擔任南京司禮監掌印時,他就感覺自己已經升到頭了,期滿卸任之日就是自己退休之時。
卻不料還有事業第二春,竟從南京將他調到北京,成為大內二把手。
他知道這必須感謝皇上,是皇上不計前嫌信任提拔重用他,畢竟他曾經可是萬歷皇帝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