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是不是覺得你的理論十二平均律賣不出一個好價錢”朱翊镠像是看穿了朱載堉的心事兒問道。
其實這也不難猜測,畢竟歷史上的朱載堉這個理論,在當時并未引起多大波瀾,確實沒幾個人懂。
與本草綱目一樣,都是先由西方流傳,然后再被國人認知。
等到與鋼琴聯系起來之后,才發現他的十二平均律高不可攀,成了至今為止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朱載堉的不自信也在情理之中,故而,他坦誠地回道
“陛下,內心是這么想的。”
朱翊镠微微一笑,又問“朕曾經有沒有與你提及鋼琴與十二音階”
“曾經提及過,正在研究中,但尚未研究出來一座可以演奏的鋼琴。”
朱翊镠又笑了笑,不過笑中帶著幾分遺憾,看,這方面國人又落后了。
要知道早在十四世紀這個樣子,歐洲就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即克拉維卡琴。
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于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于家庭演奏室內音樂,曾經盛行一時。
而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
羽管鍵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與宮廷音樂中曾被廣泛應用。
世界上第一架現代意義上的鋼琴得到一百多年后才被制作出來,當時稱其為“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
朱翊镠悠悠言道“西方國家接觸鋼琴的時間比我們早,這時候應該有人欣賞你的十二平均律,因為鋼琴十二音階就是根據世子的理論定下來的,所以不要擔心你的書賣不出好價錢,也許與李神醫的本草綱目不相上下。”
朱載堉當即笑了,不過笑得有點尷尬,不禁弱弱地問道
“陛下,果真會這樣嗎國人欣賞不來,賣給外國人卻很搶手”
朱翊镠道“國人也還是有人能欣賞的,也不是一個找不到。”
“是是是”朱載堉連連點頭,心想皇上與馮保、陳炬等人,都是能夠欣賞他的十二平均律的代表。
“所以真金不怕火煉,終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欣賞。如何掙錢交給朕好了,世子不需要發言稿,只需將你的理論講給有興趣的人聽。”
“明白。”
“欠朕的貸款,已經逾期了好幾個月沒有還吧”
“是啊,天天盼望等著陛下回來。”朱載堉又尷尬地先了笑。
“也是老規矩,掙錢五五對分。”
“陛下理應應多得,只是我不像李神醫,眼下還窮得叮當響,所以不能像李神醫那樣將經營所得捐贈出去。”
“朕沒有勉強,捐贈出于自愿,想捐贈真感謝,不想捐贈,朕也不批評,畢竟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多謝陛下理解”
“不必,這是朕應該做的,如果像你們的奇才都感覺活不下去,那就是朕執政的缺失啊,朕當然希望你們都能憑借自己的知識過上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