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幾位閣臣當然也不便追問。
朱翊镠開始正題。
“昨日廷議之上,還有幾件要事朕沒有說開,今日特召幾位閣老前來,再詳細談談,第一件事就是與日本之間的關系,戰爭還是會不可避免,所以需要我們時刻準備著,只要他們侵犯朝鮮或我大明沿海邊境,我們便出擊,絕不姑息縱容,這個總的指導方針。”
對此,幾位閣臣都達成共識。
畢竟,皇上這時候召集他們來,還是像從前一樣,說是議事,但其實就是讓他們帶耳朵來聽的。
其他大臣或許還不是太了解,但以申時行為首的幾位閣臣,早就知道皇上有對付日本之心。
出使他國其中有一個目的,不就是有心訓練水師,屆時做好與日本海上角逐爭鋒的準備嗎
包括成立臺灣行省也有這個目的。
既然要戰,兵部就要做好出兵的準備,戶部做好經濟支援的準備。
雖然主力肯定是東北軍區,但東北軍區眼下與京師還是相差甚遠。
這是朱翊镠強調的第一件事。
議論完后,便是第二件事,取消南京留都的設置。
這件事早就吹風了。
而且兩京關官員也都已料到,皇上回京便要裁撤留都。
本來南京那邊的官員都已經裁撤得差不多了,可謂名不副實,只剩下一道圣旨的事兒。
所以幾位閣臣聽完都很平靜,裁撤留都已是鐵板釘釘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改組的問題。
朱翊镠接著說了第三件事,西北與西邊以及西南邊的少數民族,必須像原女真族、蒙古族一樣回歸大明。
對于反抗者,只能先好言相勸,實在不行,就只有訴諸武力了。
而且越快解決越好。
這件事讓三位閣臣頭有點大。
一來,肯定牽涉到戰爭,不可能所有少數民族都那么老實。
戰爭沒有幾個人不頭疼。
二來,收回來后如何對各民族有效管理,也很具有挑戰性。
相信沒有人覺得這個容易。
“陛下不會還要御駕親征吧”申時行忽然警覺地問道。
畢竟好不容易等到皇上回京,感覺可以好好修養調整一陣子,若皇上再次御駕親征,他一顆心又得砰砰直跳了。
“申先生放心,朕暫時還沒有御駕親征的打算。”朱翊镠道,“最頭疼的是東北那邊,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問題相對容易解決一些,所以朕想選出一位征討大元帥,代朕出征,不知幾位閣老以為誰更適合擔任此職呢”
申時行與王錫爵、王家屏,三人立馬對了一個眼神,彼此的眼神里仿佛藏著同樣的一句話皇上這是來征詢他們的意見,還是已經想好了人選只是出于禮貌性地問問
以從前的經驗看,他們猜想皇上這時候肯定已經想好了,眼下只是履行該走的一道程序而已。
“還是陛下來定奪吧。”申時行道。
“朕想讓努爾哈赤掛帥如何”朱翊镠確實已經想好了,又道,“東北那邊雖然內事平息,但軍隊不能離開,戚大帥與李總兵自然也就必須留守遼東,努爾哈赤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朕推薦他,幾位閣老該沒有意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