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察”
京察的旨意尚未分發到兩京的各大衙門,還只是刊登在吏部的移文上,便引發了一陣騷動與熱議。
“京察不是六年一考嗎還有兩年時間呢,現在又搞什么京察”
“凡例是六年一考,可這次是特例。”
“如何一個特法”
“這還用問不是新皇剛登基嗎聽說陛下昨兒個在云臺接見內閣各位成員與六部堂官,降旨首輔代為起草戒諭群臣疏,馬上就要實行京察。”
“那戒諭群臣疏大意是什么”
“還有什么說是旨在裁汰那些不合格的官員,可誰又知道呢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你們懂的。”
“這么說京察只是一個借口之前那些跳出來反對陛下的大臣,幾乎全被送到東番去了,等于是流放。”
“哎,而且還聽說,陛下要借這次京察,精簡政務機構,裁汰冗余官員,杜絕人浮于事。這么一搞,又不知道會有多少官員烏紗不保呢。”
“可有什么辦法大明易主沒有流血犧牲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是,好像也有一個好消息。聽說從明年開始,朝中所有官員,包括士兵俸祿全部翻倍,而且還有年終獎。年終獎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兒吧”
“早就聽說了,好像還是陛下所獨創的呢。荊州那邊朱氏集團所有員工,到年底都有年終獎,數目還不少。”
“屆時我們俸祿真的要翻倍嗎”
“廢話,陛下一言九鼎,說話豈能如同兒戲更何況昨兒個云臺約見各位大臣時,陛下還立下重誓,倘若食言,以死謝天下,如何有假”
“可這樣做對國家財政支出”
“聽說以首輔為首的大臣當時也表示懷疑,畢竟這樣做國家財政負擔重,可陛下何許人他點子可多著呢,肯定有辦法,不然也不會立下如此重誓。”
“這么說咱們的俸祿不是也要翻倍”
“咱們也別得意太早,聽說這次京察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兩京官員,然后推及全國各地官員,到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有沒有那么好命堅持到明年呢。”
“切,像咱們這些芝麻綠豆大的官員還能波及到嗎不會吧”
“嘿嘿,你是不知道這次京察的目的吧旨在裁汰不合格官員,精簡冗余機構,杜絕人浮于事,這次京察,大官小官,人人都有可能波及到。”
“哎,真沒想到陛下剛登基,恢復考成法不說,還要實行嚴厲的京察,搞得人心惶惶,就不怕涼了官員的心嗎”
“不是有俸祿加倍一旦京察合格能留下來,那不就美了”
“只能上天保佑嘍。”
“上天能保佑個屁陛下京察旨在傳達這樣的信息我們要干實事,要為民做主,靠自己才是真諦。”
“但有一點好像還是能夠肯定吧起初被番王啟用的官員在這次京察中恐怕要慘,陛下恢復考成法又實行京察,似乎是在走原首輔張居正的路子。”
“咦好像是誒,真有道理。”
“確實有道理。”
送走大兒子朱翊鈞,雖然李太后心里十分難受,但見小兒子當政后有魄力有手段,不禁暗自歡喜。
加上孫子朱常洛每天與她為伴,她的心情比之前反而好多了。
之前日夜敲打木魚,閉門不出,不想與任何人說話,也不愿意想問題,因為只要一想就頭疼似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