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露出為難的神色,搖了搖頭,“好像不是時候呢。”
“這方法雖然有點殘忍,但母后覺得應該管用。”陳太后頗有幾分自信。
“不敢想娘的情緒。”
“反正遲早是要告訴她的嘛。”
“讓孩兒想想,興許娘親不會強烈反對。”朱翊镠推測道。但也只是推測,并沒有十足的把握。
“母后是告訴你預防的方法,到時候你自己見機行事。”
“多謝母后提醒”
“我與镠兒一樣,當然希望立淑嬪為后,不要節外生枝,更不希望因為這件事,镠兒與你娘鬧不愉快。”
“孩兒當然也不希望。”
“好了,母后就與镠兒說這么多,相信镠兒自己心里有數。”陳太后道,“如果镠兒不是因為情緒低落,母后真是一點都不為你擔心。”
從翊坤宮出來。
朱翊镠問馮保“伴伴,這主意是不是你告訴母后的”
“萬歲爺指什么主意”馮保裝作一副無辜的樣子問道。
“哎,算了算了,不說。”朱翊镠一擺手,忽然又不想追究了,畢竟無論怎么說也都是為他好。
“萬歲爺,那還需要為立后一事召開廷議嗎”馮保請示。
“這不重要。”朱翊镠如是般回答。
“萬歲爺言之有理,確實不重要。”馮保打心里也是這么認為的。
朱翊镠回到東暖閣。
馮保回到司禮監,還在想著陳太后為朱翊镠出主意的事兒。
朱翊镠猜得確實沒錯,陳太后剛才出的那主意就是他想出來的。
心想,這時候如果將朱翊鈞的死訊告訴李太后那李太后還有心思插手立誰為后的問題嗎
只是,這個方法對于李太后而言有點過于殘忍一來恐怕李太后難以接受兒子已死去的事實,二來恐怕李太后會怪罪于朱翊镠。
可在馮保看來,當前將立后的議題提上日程才是關鍵之關鍵,其它都要為此做出讓步,包括李太后。
劉凱、劉大元、張彪得到馮保的指示后,開始鼓噪宣揚鄭淑嬪的好,就該立她為后這叫提前吹風。
同時,有誰表示反對的,他們三位會第一時間給他們洗腦,目的就是要促成朱翊镠立鄭淑嬪為后。
其實,朝中大臣都知道皇后臨走前對皇上的囑咐交代,而皇上確實也點頭答應了要立鄭淑嬪為后。所以在他們看來,這已是不可逆轉的了。
至于馮保的擔心,會不會有人揪住鄭淑嬪的過往而不放似乎想多了,沒有人敢胡言亂語,至少在京城,這種話誰敢隨便亂說
暗中為朱翊镠掃除障礙的,不止馮保一人,申時行與王錫爵也在行動,他們同樣不希望節外生枝,穩定才是當前第一要務。
不僅如此,遠在天壽山堪陵督工的徐學謨也在宣傳造勢。
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怕皇上當時答應皇后的話不算數。
如果立鄭淑嬪為后的事兒泡湯了不算數,那皇上答應皇后娶他女兒的事兒也可以泡湯不算數。
徐學謨當然不希望如此,所以他比馮保、申時行還著急,巴不得皇上立即晉升鄭淑嬪為后,然后納他女兒進宮。
。
新的一月又開始了啊。
跪求保底月票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