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是在動物身上實驗的,但基本原理應該一樣,畢竟平時行醫除了沒有拿刀子給人切割之外,其它像縫合、止血、消毒都有經歷,并非一無所知。
胡誠的研究報告中,唯一不敢確定的是如何麻醉。
因為拿雞、狗、豬、兔子等做實驗時,并沒有施行人工麻醉。動物到底有多痛,人也體會不到。
切割痔瘡時,是否需要局部麻醉,胡誠不敢確定。
而且,如果局部用藥麻醉,那是用混合的麻沸散好,還是用單獨的洋金花好,也沒有得到證實。
實際上現代麻醉是十九世紀才傳入中國的,但中國應用麻醉與麻醉技術,像中醫外科手術一樣,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
據我國文獻記載,中國最早施行全身麻醉的人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扁鵲,讓人喝藥酒將其昏迷。
而堪稱中國最早麻醉學家的人是華佗。華佗精通針灸、外科手術和全身麻醉術。
據說麻沸散就是他制作的。
麻沸散堪稱是世界上最早應用全身麻醉的記載。
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烏頭、大麻等混合物。
但對麻沸散,朱翊镠并沒有抱多大的期望。因為麻沸散傳說的成分較大,而且對華佗治病救人有時還加以神話和夸大。
單獨的洋金花同樣具有麻醉的作用,這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還有專門的介紹。
只是萬歷十年《本草綱目》還沒有面世。
雖然洋金花被李時珍親自實踐過具有麻醉作用,而且明朝醫學文獻關于中草藥用于麻醉的記載,敘述較多的就是洋金花。
可奇怪的是,當世(也包括后世)都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明朝的外科手術確實因此也受到了影響。
其實洋金花也是曼陀羅屬,別名叫作鬧洋花。傳說華佗制作的麻沸散中也含有洋金花。
洋金花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想必是因為它有毒,加上麻醉效果不明顯造成的。
但無論是混合的麻沸散,還是單獨的洋金花,朱翊镠都沒打算讓胡誠運用。
因為配藥、實驗都需要時間,而且是藥三分毒,尤其是用來麻醉的藥,都含有毒性。
在當世麻醉技術不那么先進的情況下,朱翊镠倒是想用另一種麻醉方法:針灸鎮痛術。
那是胡誠最擅長的。
針灸鎮痛在中國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至扁鵲(秦越人)。
人身體的許多穴位都具有鎮痛作用。針灸鎮痛術不僅得到證實有效,而且現在還有一些醫院仍然采用針刺作為麻醉的方法。
雖然針灸鎮痛術不能達到完全無痛的效果,也無法達到手術麻醉的要求,但在這個科學技術極其落后的年代倒是可以一試,不見得比藥物麻醉效果差。
關鍵是,這個方法胡誠很在行啊!他不是專業針灸嗎?
況且,切割痔瘡不過是一刀的事,真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聽說可以采用針灸鎮痛術達到麻醉的效果,胡誠的眼睛頓時亮了,信心無來由地陡增。
“我怎么沒想到呢?我怎么就沒想到呢?”通過針灸鎮痛達到麻醉的效果,這方法胡誠當然聽說過,而且知道有效,只是沒想到而已,就像沒想到痔核還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的方法來治療。
朱翊镠笑了,打趣道:“讓你拜師你不拜師,以后好好學著吧!”
盡管胡誠之前從未采用針灸鎮痛達到麻醉效果,但因為他精通針灸術,所以對此很有信心。
解決了這個難題,胡誠感覺已經沒有任何心里障礙。
切割痔核的手術可以進行了。他相信一定能成功。
……
有票的投點票吧大佬們,賞個五毛錢兒的也行啊!需要奶才能茁壯成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