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是不是覺得很為難?”
見李太后緊鎖眉頭,靜靜地沉默了半天不說話,馮保輕輕地問道。
“嗯。”李太后微微點頭。
“奴婢就此專門請教過潞王爺的。”
“镠兒他怎么說?”提到朱翊镠,李太后興致一下子來了。
“潞王爺說,這時候要凸顯出戚繼光的價值。自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官,薊鎮相安無事,沒有外族敢來侵犯,搞得好像沒有戚繼光鎮守也一樣。明白人都知道事實不是這樣。是因為有馬芳、戚繼光這樣的大將鎮守,外族擾邊討不到半分便宜,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地與依附咱大明以求得生存。”
馮保這番話的意思,李太后當然懂得,不就是說薊鎮十幾年來太平無事所以凸顯不出戚繼光的價值嗎?
軍人只有靠打仗取得軍功,方能顯現出價值,就如同遼東的李成梁。
可既然薊鎮沒有仗打,總不能故意掀起事端,挑起與外族的矛盾沖突,以凸顯出戚繼光的價值吧?
所以,李太后聽了依然沉吟不語。
馮保接著又說道:“潞王爺預測,遼東馬上就有戰亂興起,盡管遼東有李成梁坐鎮,可是,以遼東目前復雜的形勢,依然阻擋不了建州女真的崛起。”
一提到“建州女真的崛起”,李太后不由得神情一緊,這讓她又想到了朱翊镠的預測與警醒,以及依然留在京師授教的那個年輕人努爾哈赤。
“所以,潞王爺建議,讓戚繼光以薊鎮總兵的身份助李成梁一臂之力。遼東在李成梁的鎮守下,多年來采取`一打一拉,打拉結合`的戰略方針,始終未能消除遼東幾股勢力。”
李太后連忙問道:“派戚繼光去,就能消滅嗎?”
“潞王爺說不一定能消滅,但一定能讓遼東那邊的形勢變簡單一些,而不像眼下這般錯綜復雜,只能依靠`一打一拉打拉結合`的戰略。”
李太后想了想,搖頭道:“镠兒這個建議倒是不錯,可我覺得鈞兒絕對不會答應,他一定會阻止的。”
“為什么?”
“馮公公也知道,戚繼光和李成梁是張先生在世時的兩大愛將,都有著驚世駭俗的表現。以鈞兒敏感的性子,是不會讓兩位大將會師的。”
李太后這么一說,馮保懂了,說到底還是因為提防著張居正的愛將。
也是。
一個戚繼光萬歷皇帝都感到害怕,又如何答應戚繼光與李成梁會師呢?
“可潞王爺就是給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啊!”馮保喃喃地道,“潞王爺說的話有時候毫無邏輯,讓人捉摸不透,可往往到最后發現,他的話簡直神了。”
對此,李太后可是深有體會的,她清楚小兒子預言的神奇,所以問道:“馮公公也贊成將戚繼光派到遼東去幫助李成梁肅清遼東的幾股勢力從而凸顯出戚繼光的重要性嗎?”
馮保回道:“潞王爺說這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本來戚繼光鎮守薊鎮,哪兒都不能去的,可為了不被萬歲爺調往廣東,也只能勉為其難將其派到遼東。”
遼東形勢復雜,年年有戰事,歲歲有刀兵,戚繼光去了那里,有足夠的發揮空間,遼東可不比風平浪靜的薊鎮。
李太后點了點頭,說:“我知道镠兒和馮公公的話有道理,可關鍵是,鈞兒那一關怎么過?”
“奴婢請求,并建議娘娘將戚繼光的事兒一定要壓著,不能讓萬歲爺將其調到廣東。娘娘擔心以萬歲爺目前的架勢來看,這事兒肯定壓不了多久。可是娘娘,這沒關系,潞王爺斷定遼東那邊戰事馬上要起了,待戰事一起,便可以派戚繼光去遼東。這樣,如同奴婢一樣帶著目的去江陵城一趟,諸多矛盾就會在無形中發酵乃至消失。”
李太后“嗯”了一聲,顯然是贊同朱翊镠這個建議。
沒有白費口舌,貌似有效果……馮保稍稍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