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于輿情,萬歷皇帝當然也有所耳聞。早在李得時啟程南下時,他就已經關注過了。
時隔二十多天再次問及,也是想看看宮內外的輿情發生變化沒有,是不是還像原來的一樣?
陳炬是個中規中矩的人,也不擅長說謊,依著事實回道:“萬歲爺,有一部分人稱贊您重情重義,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您沒,沒有大局觀。”
“哪一部分人占多數呢?”萬歷皇帝好奇地問道。
“好像,差不多吧。”陳炬隨口一說。
“差不多,哈哈,哈哈,竟有一半的人認為朕重情重義是嗎?”
“是,是的……”陳炬嘴上雖然這般回答,可心里已經后悔了。
因為“好像差不多”——是他自己的估計。事實上,的確有不同意見的人,但是不是差不多,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依據他的估計判斷,應該還是數落萬歷皇帝的人占多數。
那這樣一來,對萬歷皇帝好像有所誤導,讓他覺得自以為良好。
所以,陳炬心里后悔,后悔自己說快了,想收但已經收不回去。
很明顯,萬歷皇帝更在意,或者說更喜歡“重情重義”那一部分,而有心回避“沒有大局觀”那一部分。
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萬歷皇帝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壞話。
或許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先頭,萬歷皇帝問及此事時,輿情基本呈一邊倒的趨勢,紛紛職指責他沒有大局觀,送潞王爺的賀禮超標了,于國家朝廷而不顧。
只是萬歷皇帝壓根兒就不在乎,抱著一副你們愛咋滴咋滴的姿態。
如今他再次問及,竟有差不多一半的人稱贊他重情重義嗎?
“嘿嘿……”
萬歷皇帝得意地笑了。
陳炬則后悔把萬歷皇帝給誤導了。
要知道,其實宮內外的輿情并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即便有稱贊萬歷皇帝重情重義,同時也數落他不該拿著國家的錢去給自己兄弟送賀禮。說得難聽點,不就是以權謀私嗎?試想,如果他不是皇帝,豈能像這般送禮?
這妥妥的就是仗著皇帝的威權,強行逼迫戶部干的嘛。
見萬歷皇帝一副得意的神情,陳炬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對萬歷皇帝而言,他正希望出現這樣的輿情,越多的人說他重情重義,他打心里越高興。
當初決定送這樣一份厚禮,不就是抱著這個希望嗎?
至于指責他的壞話,以及朝臣對他的不滿與抱怨,他是一國之主,最多不理不顧當作不知道就是了。
也沒人敢把他怎么樣。
當初圣旨下達之日,引起諸多大臣的強烈反對,可最后還不是照樣不敢抗旨乖乖地準備好所有賀禮?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執意要給朱翊镠準備大大超標的賀禮,也是萬歷皇帝在故意檢驗自己的威權。
就想看看他這個皇帝好不好使——這是他的目的之一。
你們這些大臣不是反對嗎?
反對無效。我是皇帝,我說了算。你們反對,也得忍著。
結果證明,他贏了。
大臣們沒有拗過他,賀禮如數準備妥當,送到江陵城去了。
眼下陳炬還說有差不多一半的人稱贊他,無論真假,姑且當作真的吧,他能不開心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