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真香!”
“是啊!還沒嘗過呢。”
“姐姐,走,咱也過去瞧瞧吧。”
兩宮太后已經聞到番薯粥飄散出來的香味,忍不住要過去朱翊镠那邊。
干活兒的宦官與女子也都聞見,只是沒有叫出聲來,唯有暗自竊喜,想著馬上干完活兒就可以開吃了。
不過他們仍然不敢想象,難道要與皇上、皇后、兩宮太后一道進餐?進餐的地點就在這露天的御花園嗎?
這可是千古未有的事!
“母后,娘。”
見兩宮太后閑步而來,朱翊镠興奮地沖她們招手。
“镠兒,番薯粥好了是嗎?真香!”陳太后語笑嫣然。
“母后,稍等,再熬一會兒,現在還有點稀,濃一點更好。”
“哦,一會兒就在這兒吃嗎?”
“我們幾個搬張桌子過來,坐在一起吃,讓他們躲著或坐在地上,母后覺得這樣可以嗎?”
“你是皇上,你做主,我沒意見。”陳太后隨和地道。
確實,當對一個人越來越喜歡的時候,說什么都好。
“娘覺得呢?”朱翊镠又問李太后。
“反正你也不是一個講規矩的人,再這樣下去,后宮的規矩怕是都要都被你破嘍。”李太后搖頭笑了笑。
朱翊镠卻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娘,孩兒有規矩啊,孩兒的規矩就是平等、自由、快樂,以此為原則。”
“好好好,整天異想天開,哼,娘也不管了,你愛怎么來怎么來。”
李太后雖然嘴上抱怨,可心里不知有多開心。想著大兒子朱翊鈞在位時讓她操了多少心?
小兒子朱翊镠雖然有點奇葩或叫另類,但真的不用她操心,什么事兒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關鍵是呈現出來的效果往往令人非常滿意。
在她看來這是一種本事兒,大兒子朱翊鈞可不具備。
“伴伴。”朱翊镠喊了一聲。
“萬歲爺,奴婢在呢。”馮保忙抬頭應道,手上還抓著一個大番薯,衣服上都是塵土,他已經完全投入進去了。
“去,帶人搬一張桌子來,我們幾個將在這兒用餐。”朱翊镠吩咐道。
“好。”馮保立馬兒帶人去了。起初他覺得朱翊镠做得不合規矩,他總是要勸說兩句。可現在逐漸習慣了,知道自己勸也是白費口舌。
很快便搬來一張桌子和五把椅子。
置于樹底下。
御膳房的火者隨后送來了碗筷,聞著這從未聞過的香味兒,他們頻頻抬頭望向朱翊镠那邊的兩口鍋,舌底生津地都不舍得就這樣離去。
可朱翊镠看出來了也沒打算留他們嘗一口,畢竟今天是犒勞干活兒的人。
“加把勁兒,馬上就要挖完了,然后我們開飯。”眼看著一大片地被翻了個底朝天,朱翊镠高聲吆喝道。
“擼起袖子加油干!”馮保繼續投入到勞動中,今天他也不嫌臟了,更奇怪的是也感覺不到累了。
“镠兒,怕是真有兩萬斤了吧?”李太后望著一堆又一堆的番薯高興地問。
“兩萬斤不敢說,但一萬五千斤肯定是有。”朱翊镠回道。
“這片地是多少畝?”
“三畝多。”
“稻子一畝多少斤?”
“好的時候可以達到四五百斤吧。”當時的水平四五百斤就是高產了。
“這樣算真有稻子十倍的產量?”
“差不多吧,但實際可能沒有,因為番薯上面的土多。”
“這么多番薯镠兒準備作何處置?”
“娘,這才多少?咱們一吃,再給大伙兒一分,就剩不了多少。”
“那白云觀那邊的呢?”
“孩兒準備用來支援宛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