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他們不敢推薦誰,而是推薦誰都覺得沒有把握勝任。
朱翊镠心目中倒是有一人選。
只是此人眼下職位太低,都沒有資格參加例朝,此刻不在丹墀下方。
但幾經考量,朱翊镠覺得還是相信此人可以勝任,至少覺得可以一試,反正這會兒也沒人主動站出來,而他朱翊镠又不愿意逼迫或激將他們。
“那朕舉薦一人。”
“就是兵部主事王象干。”
朱翊镠這話一出,諸位大臣都面面相覷,從彼此的眼神里似乎只能看到同樣的一句話:這能行嗎?
王象干?
一名兵部主事。
這分量是不是也太輕了?
別說是一名主事,就是侍郎、尚書都不敢承接這宗案子。區區一名六品主事到了地方能行?最起碼品秩要高過歸德府知府吧?
沒有一位大臣看好,心中都充滿了疑慮。
包括昨天與馮保、陳炬,朱翊镠提及王象干時,他們兩位大珰同樣不看好,唯一覺得有點看頭的是,王象干乃湖廣巡撫王之垣之子。
當然,諸位大臣與馮保、陳炬一樣都知道,朱翊镠一旦作出決定,九牛二虎也拉不回來了。
因而心中質疑歸質疑,卻沒有一位大臣敢站出來反對。
畢竟剛才問時也沒有站出來,這會兒站出來反對,萬一朱翊镠反問一句要不你去怎么辦?
“既然諸位卿家無甚異議,那就這么決定。”朱翊镠說完便起身去了。
并沒有多解釋一句。
留下一片唏噓。
不過都知道王象干是湖廣巡撫王之垣之子,是前大理寺少卿王重光之孫。
然而朱翊镠知道的可不止這些。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王象干可不是只會拼爹,他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
王象干是隆慶五年,也就是公元1571年的進士,歷史上的他治軍有方威震九邊,因過人的才干與威望,以八十三歲高齡啟用薊遼總督。
退朝回到東暖閣,朱翊镠便立即吩咐馮保讓人請來王象干。
接到旨意時,王象干有點懵。
倒不是不敢去歸德府查案,而且擔心以他的職位、身份根本不夠格啊!
但既是皇上的旨意,王象干也只得硬著頭皮前來東暖閣覲見。
“微臣王象干叩見陛下!”
“平身。”
朱翊镠吩咐馮保賜了座。
王象干誠惶誠恐地坐下。的確,放在平時,別說單獨覲見,就是例朝他都沒有資格參加呢。
這會兒讓他坐在朱翊镠和馮保面前,一顆心撲通撲通直跳。
而且還有那個任務……他也不知道為什么朱翊镠要選擇他。
“知道朕宣你來所為何事嗎?”
“陛下,微臣聽傳旨的公公說了,不過,不過……”王象干支支吾吾。
“不過什么?有話不妨直言,無需吞吞吐吐。”
“臣人微言輕,去了歸德府,恐怕諸多掣肘難以施展手腳。”
“這不用你擔心,朕會給你話語權與決定權,你只需說敢不敢去。”
“敢。”王象干毫不猶豫。
“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