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那就好。”
“可孩兒不明白,當初為何爹與祖父做出如糊涂之事?”
“此情爹稍后再與你細說。”張四維不緊不慢地道,“爹先問你,皇上眼下是不是在推行一系列的改革?”
“是。”張泰征回道。
“是不是遇到了很大的阻礙?”
“嗯。因為有些改革涉及到皇親國戚們,觸犯到許多人王公勛貴的利益,所以顯得舉步維艱。爹此番特意問及,是否有何妙策?”
“爹哪有什么妙策?皇上聰明過人料事如神,自有妙策。”張四維道,“但無論哪項改革,起初總會有人反對,他們不理解不支持,處處只要麻煩。”
“的確。”張泰征感慨地道,“京內還好,京外許多人都坐不住了,張靜修孩子在保定府被搶,李時珍在歸德府被劫以致死了九名錦衣衛,大家無不心知肚明,不全是沖著皇上去的嗎?”
“皇上對咱家有大恩,可如今爹已經老了,再也不能為皇上效力,而你與你弟弟又剛步入仕途不久,想必暫時也很難為皇上分憂。”張四維感慨地道。
張泰征也只是微微點頭,因為他內心不是這么想的。
他爹只比張居正小一歲,而他與張居正兩個兒子是同科進士。
然而,張居正兩個兒子都被委以重任,一個負責臺灣事宜,一個協助努爾哈赤,都派到外面鍛煉去了。
故而這時候他想著,或許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他爹的影響。
只是這種話,身為兒子,他不敢當他爹的面兒說出來而已。
張四維接著說道:“所以爹有一個想法,剛好你回家,爹問問你的意見,畢竟你是家里的長子。”
“爹請說。”
“你是老大,爹也是老大,你六叔七叔過世得早,其他幾個叔叔不是當官就是做生意,日子都還過得去。”
“何止過得去?”張泰征心想,如果他們一家人的日子叫“過得去”,那其他人的日子叫什么?
“你祖父雖小有過錯,但一眚不掩大德,開創出如此大的家業,救濟過許多人,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歸西而去,名下財產自然由爹與你幾個叔叔繼承。如今你與弟弟都高中進士,在朝中為官,也算事業有成。咱家要那么多的財產有什么用?就像你祖父離世,再多的錢也不能帶走一文。”
“爹的意思是?”
“皇上對咱家有恩,為了爹與你祖父的聲譽,也是用心良苦。眼下改革遇到許多問題,這時候國家肯定缺錢,爹是想將從你祖父那兒繼承的財產全部捐贈給朝廷。你覺得如何?”
“孩兒當然贊成爹的決定。”張泰征毫不猶豫地道。
“爹此舉一來是想借機認錯,二來也是真心感恩皇上。”
“好,爹這一番話孩兒一定謹記,回京告訴皇上。”
“爹真的已經老了,也只能為皇上做這么多,剩下就看你與你弟弟的了,爹希望你們能努力。”
“爹,孩兒知道。”張泰征鼻子一酸,抬頭一看,見他爹已經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