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并未明確指出向王承勛學習的就應該是天下間的王公勛貴。可明眼人誰不知道?王承勛是新建伯,不說只能代表,最能代表王公勛貴吧?
這無疑是朝廷放出的信號,鼓勵擁有爵位的王公勛貴主動請求廢除。
這樣朝廷一定會像感激王承勛一樣感激你們——是不是這個意思?
再聯想到之前駙馬嚴永凡破格升任宛平縣縣令一節——嚴永凡主動請求不要朝廷的俸祿與補給,然后就給了他一個官兒做,很快便升為縣令。
那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鼓勵皇親國戚放棄朝廷的俸祿與補給,從而不給國家添堵添亂了呢?
這兩件事很有代表性嘛,畢竟朱翊镠早就已經放出風聲。或許當初放出風聲就是為了等這個。
一念及此。
許多皇親國戚王公勛貴似乎隱隱中明白了朱翊镠的意圖。
……
所以就在廢除新建伯爵位這則消息刊登出來的當天下午,永年伯王偉就主動請求也廢除他的爵位。
其實王偉早就這么想了。
而且他確實也行動過。
當初在王喜姐前往臺灣之后,王偉就主動提出來,因為女兒再也不是大明皇后,那他這個爵位就該廢。
只是當時朱翊镠有他的考量,所以沒有答應廢除永年伯。
如今朝廷的政治風向,在王偉看來已是非常明顯,那他還猶豫什么?于是當天便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考慮到臺灣那邊復雜的形勢,以及王喜姐在臺灣那邊艱難的處境,朱翊镠這次答應了王偉的請求。
對王偉,朱翊镠一直心存感激。他覺得王偉是一個讓人舒服的人。
……
廢除留都南京的決定,朱翊镠暫時還沒有放出與之相關的信號。
因為他的思路是先精簡機構裁汰官員,然后才水到渠成裁撤留都。
所以這個決定暫時還在保密中,得知此情的官員就那么幾個。
馮保帶著徐爵去南京,是以督察南京織造局的名義,以及代替朱翊镠視察出使他國的團隊,自然不會有人懷疑他去協助王承勛與田義改革。
但關于廢除留都南京的決定,李太后是知道的。
朱翊镠在她面前曾經提及。
兩個人也討論過。
盡管朱翊镠感激李太后一直以來對他改革的“不聞不顧”,可每一項重大的決定,朱翊镠都有與李太后提前溝通。
這天朱翊镠找機會又去了慈寧宮。
專門為裁撤留都南京一事。
由于李太后知情,所以當朱翊镠告訴她這個決定時,她并不驚訝。
唯獨一點,無論南京作為留都是否裁撤,希望朱翊镠謹記,南京的政治與經濟地位不可因此而抹殺。
這個不用刻意強調朱翊镠也知道。
裁撤留都并不等于將南京視作與其它州府等同一般的存在,畢竟南京還有好幾個皇帝的皇陵呢。
不過話說回來,李太后對政事已經越來越不感興趣了。相信朱翊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想將后半生更多的精力放在陪伴孫子身上。
尤為關心李之懌肚中的雙胞胎。每天早晚她都要在佛堂各祈禱一次,希望是龍鳳胎或雙龍胎。
所以現在見朱翊镠也說不了幾句政事,便要問及李之懌。
建議將張居正請回來,似乎可以看作是李太后最后一次參與決策。
除了匯報南京的改革,朱翊镠來慈寧宮還為另外一件事:“娘,這陣子能不能搬到坤寧宮去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