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實不該為顧百戶說好話。”王安回道,“顧百戶心誠與否,萬歲爺心里自有一桿秤,奴婢咸吃蘿卜淡操心,還望萬歲爺恕罪!”
“先下去吧。”朱翊镠一擺手,也不多解釋什么。
“奴婢告退!”嚇得王安一身冷汗,算是長了一回見識吧。
朱翊镠也是有心,不動聲色給了王安一個小小的提醒:身為中官,應該對自己的權力范圍有清晰的認知。
畢竟王安年紀小,若不加提點,乃至適當敲打,很容易飄。這世上沒幾個人能夠經得住各種誘惑的。
包括朱翊镠自己。
好在王安思維極其敏捷,當場便感覺到了,而且還主動提出來。
中官怎么能有眾星捧月的感覺?
他是皇帝,都不敢這樣說,盡管事實或許就是這樣。
……
御花園里種植的第二季番薯、馬鈴薯開始收了。
這次朱翊镠沒有請朝中大臣參與。
全程由張鯨負責。
隨著內廷不斷有人被裁汰下來,張鯨的幫手也越來越多。
收完這一季番薯、馬鈴薯,張鯨便要長期駐守興農集團了。
番薯、馬鈴薯的物種也夠了。不僅可以滿足興農集團自己的需求,還可以給北直隸其它府衙提供一些。
加上原本宛平與大興兩京縣也都廣泛種植,如此一來,明年整個北直隸該都不會缺物種,可以廣泛種植了。
可以預測,對于北直隸,明年將會迎來一個可喜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鯨功不可沒。
人多力量大,第二季番薯、馬鈴薯很快收拾完畢了,產量比第一季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明顯。
張鯨眼下也沒時間仔細研究,他得迅速投入到興農集團建設當中。
御花園重新回歸原來的面貌,不再栽培種植番薯、馬鈴薯了。
張鯨準備去往興農集團前夕,來東暖閣與朱翊镠拜別。
“師父,徒兒明天就要去興農集團那邊了。”張鯨依依不舍地道。
“好!”朱翊镠道,“感覺如何?”
“每天都忙碌,感覺很充實,比徒兒在司禮監當值還要充實很多。”
“現在手下有多少人?”
“回師父,目前有三千多人,據陳公公透露說,接下來還有一千多人會被裁汰,這與師父先頭的預測剛好吻合。”
“又有那么多人受你控制驅使哈,有沒有一種眾星捧月的感覺?”朱翊镠又有心,不緊不慢地問道。
“師父,沒有。”張鯨搖頭道,“徒兒每天只想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至于手底下有多少人供徒兒控制驅使,徒兒并不在意。況且說實話,徒兒曾經手下的人更多,這會兒才多少?”
“嗯,師父很欣慰,看來你已經徹底參悟了,年紀大經歷多就是有好處。”朱翊镠感慨地不由得想起王安。
“師父是拿徒兒與誰比較嗎?”張鯨本就是聰明人,敏銳地抓住話頭。
“是啊!”朱翊镠喃喃地道,“師父問過王安,他竟然說有這種感覺。”
“哦,他畢竟還小,師父將他捧得太高,徒兒、陳公公,包括馮公公,像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都沒有他風光。”張鯨平靜地說道,繼而不解地問,“徒兒也不明白,師父為何如此倚重他呢?”
朱翊镠感嘆地道:“一來,他確實優秀;二來,為師手上缺人才呀!”
“可師父,徒兒以為,如果一個人年輕時,處處順風順水,對他將來肯定也不好,適當時候還是應該讓他多經歷些曲折與磨煉。就像徒兒,如果不是因為經歷豐富,恐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愛上種植,正如沒有經歷塵埃的生活,便永遠不知道繁榮富貴的可貴。”
“小鯨,你確實長進了很多,師父沒有白疼愛你呀!在三個徒弟當中,師父最看重的就是你了!”
“多謝師父!”不過徒兒記得師父對三師弟也說過同樣的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