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拖垮明朝的萬歷年間三大征就可以減少一個。
而西南邊陲,也就是播州之亂,如今有許國在,暫時應該可以遏制,最少能夠有效減緩。
那等于是只需將經精力集中在與日本的征戰中。而這一大征,朱翊镠從未想過避免,一直在積極準備。
力爭將三大征變成一大征,這是朱翊镠的設想,也是他的努力方向。
打仗太燒錢了,而且他的目標是實現各民族大團結共同繁榮進步,自己人打自己人有什么意思?
要是非打不可,那就與小日本打。
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有小打小鬧不可避免。
比如讓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暗中削弱哱拜手下那一幫亡命之徒,廢除西南地區的土司羈縻制度等等……不可能做到完全沒有沖突。
如果避無可避,或是需要國家費盡周折,那小打小鬧不妨隨他們去,只需確保大方向不偏航即可。
這是朱翊镠的總體戰略思路。
……
李如梓與李如梧兄弟倆,成功接應無為教教徒,而后護送他們至奴兒干都司,交給張學顏。
途中一切順利,畢竟打劫他們無利可圖,誰也不傻。
只是讓他們感到詫異,不是聽說無為教教徒一個個無法無天嗎?為何看上去卻如此老實?
這幫人甚至連一句話都不說,好像無欲無求,真是奇怪。
“六哥,靠這幫人能戍邊嗎?”
馬上就到了奴兒干城,趁休息時李如梧偷偷地問他哥。
李如梓心中還不是一樣納悶兒?但好在他更相信皇上。
故而回道:“陛下說能就能,至少都是人力,要知道奴兒干都司募兵多不容易,沒幾個人愿意來。”
“這兒太荒涼了,冬天太冷,又沒得吃,當然沒人愿意來。”
張學顏與孫守廉終于等到了。
他們得知李如梓與李如梧馬上要進城了,忙出城親自迎接。
要說這幫無為教教徒還真厲害,從北直隸出發,一路行至奴兒干都司,途中居然一個都沒有死去。
張學顏接到這幫教徒時,當即作了重要講話,首當其沖強調紀律。
盡管北直隸那邊號稱有著控制他們的方法,或者說有他們忌憚的地方,但這里畢竟是奴兒干城。
除了強調紀律,還有訓練與生產。
來到奴兒干都司任務是戍邊,一定的操練必不可少,操練之余也需要從事生產,吃飯問題盡量自己解決。
依朱翊镠的旨意,奴兒干都司也將遵照遼東墾荒八議。
當年,即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三月,巡撫遼東右僉都御史王之誥疏議遼東墾荒八事。
其中便提到,比如議工力:以田九百頃為率,用二千四百人,把總二十四員,總委官六員,將各營見在步軍六千零四十余名更番撥用。
再比如議牛具:每牛一頭,種田一百五十畝,牧者一人,耕者三人。牧者給草料,免其雜差,惟耕時必須隨時下田,與耕者三人同力合作,令總委等官不時查驗草料。
還有,諸如議種子、議車輛、議供費、議倉庫啊等等。
最后是專責成。各項工作由都御史與都指揮使負責,互相督責,各道并大小將領以實舉行。奉行不力以及因循誤事的,年終查明參究。
……
。